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0821130)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田树革施洋徐暾海宫海燕周晓英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唇香草
  • 2篇挥发油
  • 1篇熊果酸
  • 1篇学成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抑菌
  • 1篇抑菌实验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齐墩果
  • 1篇齐墩果酸
  • 1篇维药
  • 1篇稳定性
  • 1篇相色谱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化学成分分析
  • 1篇挥发油类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机构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施洋
  • 3篇田树革
  • 2篇徐暾海
  • 1篇毕肯
  • 1篇马秀敏
  • 1篇周晓英
  • 1篇宫海燕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HPLC测定新疆不同产地唇香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建立维药唇香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ODS C18柱(4.6 mm×150 mm,10μm),流动相甲醇-0.03 mol.L-1磷酸盐缓冲液(90∶10,pH 3),检测波长214 nm,流速0.5 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齐墩果酸在0.4~1.2 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99.5%,RSD 1.19%;熊果酸在0.6~1.8 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102.3%,RSD 1.25%。结论:本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测定唇香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施洋徐暾海田树革
关键词:唇香草高效液相色谱法齐墩果酸熊果酸
唇香草抑菌活性筛选及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筛选唇香草抑菌活性成分及分析其挥发油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对倍稀释法对唇香草水提取物与挥发油进行抑菌实验研究,经GC-MS联用技术,结合Kovats指数技术对唇香草挥发油抑菌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唇香草挥发油对白假丝酵母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较弱。结论唇香草挥发油和水提取物对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抑制作用,本研究为唇香草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
周晓英施洋马秀敏宫海燕田树革
关键词:唇香草挥发油抑菌实验GC-MS
维药唇香草挥发油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对唇香草挥发油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方法与结果:光照、温度和pH值均影响唇香草挥发油的稳定性。室温自然光照50d后挥发油OD值下降了28%,室温避光50d后挥发油OD值下降了13%,4℃自然光照50d后挥发油OD值下降了16%;在碱性条件下(保留30m in)唇香草挥发油OD值明显升高;另外Na+、K+、Mg2+、Cu2+、Fe3+对唇香草挥发油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Cu2+、Fe3+对唇香草挥发油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结论:为保证唇香草挥发油的品质,应在低温、避光以及偏酸性条件下保存,同时应避免与重金属离子接触。
施洋毕肯徐暾海田树革
关键词:唇香草挥发油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