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14B10)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5
- 相关作者:梁萍高永艳王旸李春伶于晓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武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下脾粗针穿刺活检的探讨性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在脾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5例行超声引导下脾穿刺活检的患者,局灶性病变19例(单发11例,多发8例),结节大小(3.76±1.37)cm;弥漫性病变6例。18G组织切割活检针配以自动弹射式活检枪取病变组织至少2条,活检后患者平卧位监测生命体征1个小时。最后诊断以术后病理(14例)及综合临床相应治疗过程和影像学检查为标准(11例)。结果25例患者,每例进针次数为2~3次,平均(2.28±0.46)次;11例加做了免疫组化(恶性10例,良性1例),24例明确了诊断,准确率96%,1例假阴性患者最后诊断为Castleman's病;1例并发了出血。结论只要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范围,应用18G粗针行超声引导下脾经皮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 高永艳李春伶王旸夏未梁萍
- 关键词:活检超声引导
- 微波定量消融脾组织治疗脾大脾亢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 探讨脾大、脾亢微波部分消融脾脏组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脾大、脾亢患者在腹腔镜下或超声引导下经皮行脾组织微波定量消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结果 治疗后1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细胞水平明显升高。B细胞水平每个检测时间点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脾脏微波消融体积≤20%组CD3,CD4^+细胞水平治疗后1个月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3个月时较1个月有所下降;CD8^+细胞水平治疗后1个月、3个月均高于治疗前;CD4^+/CD8^+比值治疗后呈下降趋势;B淋巴细胞水平呈上升趋势;NK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脾脏微波消融体积20%~40%组CD3、CD4^+、CD4^+/CD8^+比值、B细胞、NK细胞水平治疗后1个月、3个月均高于治疗前水平,呈上升趋势;CD8^+细胞水平治疗后1个月、3个月低于治疗前水平,并一直呈下降趋势。其中治疗后3个月,该组CD4^+ 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消融体积≤20%组。结论 微波定量消融脾脏治疗脾大、脾亢的疗法是一种微创的相当于部分手术切除脾脏的治疗方法,不仅维持了脾脏免疫功能还可提高机体免疫水平; 微波消融脾脏体积大小与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和维持有关。
- 段雅琦高永艳于晓玲倪晓霞王旸冯蕾梁萍
- 关键词:微波消融脾大脾亢免疫功能
- 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症介入疗法的研究
- 2007年
- 随着微创技术在国内外的迅速兴起,各种疾病的治疗观念在不断改变。在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的治疗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方法,如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微创技术必将在临床脾亢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石文媛梁萍
-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症介入疗法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