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4BSH002)

作品数:8 被引量:342H指数:8
相关作者:文军黄锐张赛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伊利诺伊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市民
  • 4篇农民
  • 3篇市民化
  • 3篇农民市民
  • 3篇农民市民化
  • 2篇社会工作
  • 2篇郊区农民
  • 1篇动因
  • 1篇学理
  • 1篇一体化
  • 1篇整体主义
  • 1篇中国社会
  • 1篇中国社会工作
  • 1篇中国社会学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学
  • 1篇社会学理论
  • 1篇社会资本
  • 1篇主义
  • 1篇资本

机构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伊利诺伊大学

作者

  • 9篇文军
  • 1篇黄锐
  • 1篇张赛军

传媒

  • 2篇社会科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开放时代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上海市社会科...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以上海郊区农民市民化为例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上海郊区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非农化和农民市民化过程中,表现出了四种不同的农民市民化类型。无论是主动市民化还是被动市民化,郊区农民市民化成为所谓的新...
文军
文献传递
论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59
2008年
"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在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被广泛运用。该模式挑战了传统的以"社区需要"为取向的介入模式,提出应以社区资产或社区优势为介入重点,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产为本,即强调不是由社区问题或需要出发,而是由社区拥有的资产或优势出发来介入社区;二是内在取向,即强调社区居民自身参与社区发展的能力;三是关系构建,即强调居民和社团之间的接触,以及各种网络关系的建立。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模式对于改进我们以往传统的社区发展理念和介入方法具有重要启示。
文军黄锐
农民市民化被引量:29
2009年
在重构城乡关系的过程中,农民市民化是打破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战略手段。
文军
关键词: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关系
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十大挑战被引量:79
2009年
中国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目前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但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和专业,中国社会工作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充满着许多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是中国在社会工作起步阶段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晰的认识,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才能逐步予以解决。
文军
关键词:中国社会工作
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以上海郊区农民市民化为例被引量:51
2009年
农民市民化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上海郊区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非农化和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因土地被征用而产生的"新市民"群体。与既有的老市民相比,这些新市民群体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对农民市民化以后的新市民群体的角色进行再造,将是未来各级城市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市民的角色再造除了依赖于农民自身的因素外,更需要政府相关制度的创新和政策的重构。
文军
关键词:农民市民化
个体主义还是整体主义: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及其反思被引量:26
2008年
社会工作既是一种利他主义的工作方式,也体现了一种助人自助的现代精神与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的人生信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为了确保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项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国家专门职业——社会工作也应运而生。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同年12月,曾庆红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又进一步指出:要像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经济人才和科技人才一样,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并提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和政府公共服务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在这样高的层次提出加快发展社会工作的战略部署,在中外社会工作的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这预示着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但是,加快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还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如何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便是我们遇到的首要问题。在此,我们特别邀请国内长期从事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的知名学者撰写一组笔谈文章,并分别从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实务和教育等不同角度来讨论和反思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
文军
关键词: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整体主义
何为“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学理论”为何——兼论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被引量:12
2007年
“社会学理论”的形成是社会学学科独立的基本标志。作为社会学学科体系重要构成部分的“社会学理论”,其不仅区别于日常的经验知识和其他社会科学理论,而且在学科地位、形式、内容、功能、来源、性质上都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无论是何种取向的社会学理论建构,社会学研究都需要一种理论自觉和自我反思的品质,而这种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社会学实践的基础上的。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在现阶段还面临着许多特殊的困难,这些困难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要求我们不断增强理论的自觉性和反思性,以弥补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严重失衡的局面。
文军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学
论农民市民化的动因及其支持系统——以上海市郊区为例被引量:74
2006年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无论是主动市民化还是被动市民化,城市郊区的农民市民化一般都是在城市土地扩张和城市建设重心外移的背景下,借助于工业化、非农化和城市化的强力推动而进行的。如果我们把农民市民化过程看作一个有机系统的话,它实际上同时存在着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的社会支持结构。可以说,农民市民化是在城乡比较差异和相关政策的社会与制度背景下,依赖于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通过一系列连续的社会网络的综合运作而得以实现的。
文军
关键词:农民市民化工业化城市化非农化
社会资本与社区脱贫——对社会资本独立性功能的分析被引量:23
2006年
社会资本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分析工具。在不同学者那里,社会资本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西方有关社会资本的主流理论认为,社会资本具有独立于其他资本的独立性功能,但是最近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是否真正具有独立性功能在社区脱贫项目的实践中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难,主要的问题在于社会资本的积累,特别是对社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跨越型和垂直型社会资本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行动者所处的社会和经济阶层。由此可见,西方主流社会资本理论可能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缺陷,而这些对我们进一步探讨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国社区经济研究领域的价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军张赛军
关键词:社会资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