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3BA712A09201)
- 作品数:1 被引量:13H指数:1
- 相关作者:谢汉国欧阳榕郑国斌陈朱云江典伟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福州和厦门市售螺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调查福州、厦门两市销售的食用螺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情况。方法于2009-2012年每月2次对福州、厦门菜市场各2个点和餐馆各5个点出售的生鲜食用福寿螺、铜锈环棱螺和圆田螺进行定点监测。每点每次采集福寿螺和圆田螺各50只以上,铜锈环棱螺500 g。用肺检法检查福寿螺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匀浆法检查铜锈环棱螺和圆田螺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结果采集福州、厦门两地菜市场销售的福寿螺共112份5 744只,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13.8%(753/5 744),以2009年感染率最低,为8.4%(28/334),2011年感染率最高,为16.7%(361/2 160),感染率总体呈逐年增高趋势(P<0.05);采集厦门餐馆出售的福寿螺共176份6 879只,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12.8%(877/6 879),不同年份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菜市场和餐馆出售的福寿螺,一年四季均可检出广州管圆线虫,不同季节的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两地菜市场销售的铜锈环棱螺共73份19 843只,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0.2%(31/19 843),其中以2011年感染率最高,为0.3%(16/5 953),2010年感染率最低,为0.04%(2/4 706)。采集两市圆田螺共7份361只,均未检出阳性螺。结论福州、厦门菜市场和餐馆不同季节销售的福寿螺和铜锈环棱螺均检出广州管圆线虫,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 李莉莎张榕燕方彦炎欧阳榕谢汉国江典伟谢贤良陈朱云郑国斌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菜市场餐馆螺类感染率
- 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实验观察
-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为今后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采集自然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福寿螺,肺检螺肺结节数量,内含有Ⅲ期幼虫,剪碎再经口感染SD大鼠。6周后镜检鼠粪,确认SD大鼠首次排出广州管圆线虫Ⅰ期幼...
- 方彦炎李莉莎张榕燕陈朱云郑国斌江典伟
-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