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568)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5
相关作者:陆树良谢挺曹晓赞牛轶雯董叫云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创面
  • 3篇愈合
  • 3篇糖基化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生长因子
  • 3篇纤维细胞
  • 3篇纤维细胞生长...
  • 3篇成纤维细胞
  • 3篇成纤维细胞生...
  • 3篇成纤维细胞生...
  • 2篇血管
  • 2篇伤口
  • 2篇伤口愈合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病变
  • 2篇糖基化终产物
  • 2篇糖尿病神经
  • 2篇糖尿病神经病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陆树良
  • 4篇谢挺
  • 3篇牛轶雯
  • 3篇曹晓赞
  • 2篇缪明远
  • 2篇董叫云
  • 2篇嵇晓芸
  • 1篇章宏伟
  • 1篇张毅
  • 1篇裘向军
  • 1篇陈宾
  • 1篇冯建刚
  • 1篇青春
  • 1篇吴敏洁
  • 1篇姜育智
  • 1篇宋菲
  • 1篇董炜
  • 1篇田鸣
  • 1篇苏荣家
  • 1篇葛小静

传媒

  • 6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Increased glycate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in diabetic skin reduces the cell viability and angiogenesis of human derm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被引量:2
2016年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glycation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 th factor( bFGF) in diabetic skin.Methods The abdom inal full-thickness skin tissues from 58 patients( 29 diabetic and 29 non-diabetic) aged 40 to69 years and granulation tissues from 15 patients( 8 diabetic and 7 non-diabetic) aged 50 to 59 were analyzed.The proport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b FG F intotal b FGF was measured with co-immunoprecipitation and the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ound skin were detected with hem 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The cell viability, apoptosis, and angiogenesis of human derm al m 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DMECs) after exposure to AG Es-b FG For bFGF were measured with cell counting kit-8, flow cytom etry,and tube form ation assay,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AG Es-b FG F in total b FG F showed agedependent increaseboth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skin. As com pared with non-diabetic skin, the constituent ratio in diabetic ski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equal age-group, and the same result could be obtained in granulation tissues from patients aged 50 to 59. The proportion of AG Es-b FG F in diabetic granulation was low er than that in diabetic skin from patients aged 50 to 59. H istological analysis show ed few er vessels in diabetic skin wound. In vitro, the viability and vascularization of H D M EC s were promoted by b FG F and inhibited after exposure to AGEs-bFGF for 7d.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one cause for im paired wound healing in diabetic skin could be the glycated b FG F and its changed angiogenic function.
曹晓赞XIE TingSUN Xiao-fangWANG QiLU Shu-liang顾鸣敏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糖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影响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化效应的受体途径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糖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影响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增殖及血管化效应的受体途径。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葡萄糖、bFGF制备糖化bFGF刺激液。取第3~6代HDMEC进行实验。取细胞,分为小干扰RNA(siRNA)-阳性对照组、siRNA-阴性对照组、siRNA-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组和siRN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组,分别转染siRNA-阳性对照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siRNA-阴性对照、siRNA-RAGE和siRNA-FGFR 4~6 h,之后加入HDMEC培养基常规培养,反转录PCR法鉴定siRNA转染效果。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化bFGF组、单纯siRNA-RAGE组、siRNA-RAGE+糖化bFGF组,接种于96孔板和6孔板。单纯siRNA-RAGE组、siRNA-RAGE+糖化bFGF组细胞转染siRNA-RAGE之后,加入HDMEC培养基常规培养,2 d后,弃去原HDMEC培养基,单纯siRNA-RAGE组细胞加入HDMEC培养基常规培养,siRNA-RAGE+糖化bFGF组细胞加入糖化bFGF刺激液常规培养;正常对照组细胞采用HDMEC培养基常规培养;单纯糖化bFGF组细胞采用糖化bFGF刺激液常规培养。取细胞,同前转染siRNA-RAGE后,接种于48孔板,分为单纯siRNA-RAGE组和siRNA-RAGE+糖化bFGF组;另取细胞不转染直接同前接种到48孔板,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糖化bFGF组,4组分别同前处理。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化bFGF组、单纯siRNA-FGFR组、siRNA-FGFR+糖化bFGF组,分别接种于96、6、48孔板中,相应处理同前,仅siRNA-RAGE换为siRNA-FGFR。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测定培养2 d细胞增殖活性(样本数为6),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2 d细胞凋亡情况(样本数为3),成管实验检测培养6 h细胞成管能力(样本数为4)。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200 bp条带处,未见siRNA-阳性对照组、siRNA-RAGE组和siRNA-FGFR组表达目的基因,可见siRNA-阴性对照组表达目的基因,说明siRNA转染成功。培养2 d后,单纯糖化bFGF组细胞吸光度值明显低�
曹晓赞谢挺陆树良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模式的探索与展望被引量:5
2014年
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第一个创伤医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与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获得立项,以王正国院士、程天民院士、付小兵院士等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已经意识到,慢性创面疾病将成为我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也是我们所从事的创伤修复研究的意义所在。但当时可能很少有人能预测到,我国社会进入慢性创面高发期仅仅用了10余年时间。
谢挺
关键词:慢性创面修复学严重创伤创伤医学
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糖代谢紊乱与皮肤神经病变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研究糖尿病皮肤组织糖代谢紊乱与皮肤神经病变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神经病变与创面难愈的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按随机抽签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氨基胍干预组和胰岛素干预组,每组20只.后3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诱导后1周,氨基胍干预组胃管饲人氨基胍100 mg·kg-1·d-1,胰岛素干预组皮下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分别于注射STZ后2、4、8周,观察大鼠后肢足掌部机械痛和热痛阈值变化并获取大鼠足掌部皮肤标本.检测皮肤组织中糖含量、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含量、神经纤维变化及神经肽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糖尿病对照组大鼠机械痛、热痛阈值在注射STZ后2周时分别为(6.3±1.5)g、(6.0±0.9)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3.0±3.2)g、(10.3±1.2)s,t值分别为2.71、3.42,P值均小于0.05;皮肤组织糖和AGE含量均明显增加,8周时各为(2.85±0.33)mg/g、(31.7±3.2)U/m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82±0.22)mg/g、(22.2±1.9)U/mg,t值分别为1.65、6.47,P值均小于0.01];有髓神经纤维髓鞘水肿变性、轴突被挤压,无髓神经纤维水肿空泡化、微丝微管排列紊乱;P物质含量2周时降至低谷[(16.8±3.4)pg/g],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8.5±5.0)pg/g,t=2.42,P<0.01];CGRP含量变化不明显.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氨基胍干预组大鼠皮肤组织糖含量无明显改变,8周时AGE含量明显减少[(27.2±1.4)U/mg,t=3.38,P<0.05];胰岛素干预组糖含量和AGE含量均明显减少,8周时分别为(1.42±0.38)mg/g、(23.6±1.3)U/mg,t值分别为1.74、8.17,P<0.05或P<0.01.2个干预组P物质下降幅度减轻,低谷滞后;CGRP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高糖和AGE蓄积是导致糖尿病皮肤神经病变的重要原因,使糖尿病皮肤具有不同于正常皮肤的创伤起点,可在伤后持续影响创�
陈宾牛轶雯谢挺缪明远田鸣嵇晓芸青春陆树良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葡萄糖代谢障碍
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中巨噬细胞浸润及表型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巾臣噬细胞的浸润及表型变化。方法取30只继康S19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损伤组24只、对照组6只。损伤组大鼠于脊柱两侧用自制环钻及手术剪制成2个直径为11m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致伤后即刻测量创面面积,每日碘伏消毒;对照组大鼠仪行麻醉脱毛处理。伤后1、3、7、13d,分刖取损伤组6只大鼠测量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后处死。沿创缘切取创面组织达健康筋膜层,HE染色观察组织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纰织巾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68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组织中CD68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双阳性(I型曩噬细胞)、CD68与精氨酸酶1(Arg-1)双阳性(1/型巨噬细胞)表达情况,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创面组织巾叮十扰素、TNF-α、IL4、IL-13、IL-10和IL-12的水平并计算IL-10/IL-12比值。对照组大鼠在与损伤组相同部位切取直径为11mm的全层正常皮肤组织,同前行组够5学及细胞因子检测。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LSD-t检验。结果损伤组大鼠伤后创面逐渐缩小,伤后各时棚点创面愈合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55,P〈0.01)。对照组大鼠皮肤组织形念未见异常:损伤组大鼠伤后1、3d,创面组织中炎性细胞明显浸润;伤后7、13d,可见明显血管腔结构、新乍胶原。对照组大鼠正常组织和损伤组大鼠伤后l、3、7、13d创面组织每200倍视野下的CD68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7±1.5)、(31.8±3.5)、(40.8±4.7)、(20.8±2.8)、(3.2±2.4)个(F=180.55,P〈0.01)。损伤组大鼠伤后1、3、7dCD68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值分圳为18.8l、18.79、14.05,P值均小于0.01)。对照组大鼠正常组织巾未见CD68与iNOS双阳性或者CD68与Arg-1双阳性细胞。损伤组大鼠伤后1、3、7、1
牛轶雯缪明远曹晓赞宋菲嵇晓芸董叫云陆树良
关键词:伤口愈合巨噬细胞表型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其受体对糖尿病创面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皮肤和创面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的蓄积和炎症反应,并结合体外干预实验推测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方法 采集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2例非糖尿病患者(非糖对照组)的皮肤和创面组织标本,部分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胶原排列、细胞分布(HE染色),AGE及其受体(RAGE)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部分匀浆后采用ELISA法检测丙二醛含量.体外采集、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并分为正常对照组(添加RPMI-1640培养液培养)、低浓度干预组、中浓度干预组和高浓度干预组,3个干预组分别在RPMI-1640培养液中添加AGE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其中AGE的浓度依次为0.315、0.625、1.250 mg/mL;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探针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对数据进行t检验. 结果 与非糖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皮肤组织中胶原萎缩,排列紊乱;创面组织中炎性细胞弥散分布,胶原排列稀疏紊乱.糖尿病组皮肤组织中AGE和RAGE表达均多于非糖对照组;2组创面组织中RAGE呈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均多于所在组皮肤组织,以糖尿病组更显著,其创面内可见大量RAGE呈阳性表达的炎性细胞.糖尿病组患者皮肤和创面组织中每毫克蛋白丙二醛含量分别为(6 3±1.0)、(7.1±2.4)nmol,均明显高于非糖对照组相应组织[(2.9±1.0)、(3.6±1.4)nmol,t值分别为8.017、4.349,P <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34±5)%]比较,低浓度干预组、中浓度干预组、高浓度干预组中性粒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上升[(59±8)%、(77±5)%、( 67±6)%,t值分别为7.195、14.890、11.130,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0.58±0.06)比较,低浓度干预组、中浓度干预组、高浓度干预组中性粒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均升高(1.67±0.14、2.13±0.17、3 48±0.48,t值分别为20.195、24.905、16.8
牛轶雯缪明远董炜董叫云曹晓赞陆树良
关键词:糖尿病氧化性应激糖基化终产物创面愈合
糖尿病皮肤组织“隐性损害”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糖尿病皮肤损伤由自发性或外源性创面引起,其中糖尿病足的皮肤损伤发生率较高,其难愈性以及带来的截趾(肢)风险,至今仍是临床面临的重大难题,需从糖尿病创面的发病机制来探寻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病程较长的糖尿病皮肤创面中存在高糖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的蓄积,
葛小静姜育智章宏伟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皮肤伤口愈合微血管病变
创面信息管理系统:一种标准化的创面信息采集、存储和处理方案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利用新型创面信息管理系统,探讨客观、标准化和便利的创面信息管理方案。方法 选热择他面信息采集终端,确定创面信息采集内容,制作相关软件,建立创面信息数据库和创面信息管理系统。在临床应用 中评价其效能。结查 由第3代手机和操作软件共同构成标准化创面信息采集系统,借助终端手机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取相关信息,包括创面的文字描述、图像及治疗方案等。使用4个月,共录入就诊信息232例次,已自动生成38例患者的完整资料。结论 该系统能够将创面信息采集标准化并输储存,适用于医院特别是基层卫生机构,为未来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平台。
刘虎苏荣家吴敏洁张毅裘向军冯建刚谢挺陆树良
关键词:信息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服务
难愈创面机制的研究 ——磷酸盐尿性间叶瘤性创面
目的本课题在以往临床各种常见难愈创面的研究基础之上,对一种临床少见的磷酸盐尿性间叶瘤性(Phosphaturic mesenchymal tumor,PMT)创面进行研究,以了解PMT创面的临床特点,提出诊断依据,以利于...
孙晓芳
关键词:难愈创面创面修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