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40915)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范玉顺李想王宏安乔颖王耀球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信息共享
  • 1篇信息总线
  • 1篇事件流
  • 1篇总线
  • 1篇协商模型
  • 1篇供应链
  • 1篇供应链管理
  • 1篇复杂事件处理
  • 1篇SOA
  • 1篇层次分析
  • 1篇层次分析法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软...

作者

  • 3篇范玉顺
  • 1篇乔颖
  • 1篇王宏安
  • 1篇杜曼玲
  • 1篇张建良
  • 1篇王耀球
  • 1篇李想

传媒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 1篇物流技术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对多业务服务协商模型
2012年
为了对包含多项功能属性的业务服务质量优劣程度进行量化度量,提出基于指标分层结构和受多个利益相关方偏好影响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进一步根据不同服务质量指标的特性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效用度量方法,并建立了基于对方报价与剩余资源影响的报价策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对多业务服务协商模型,并以算例对本模型进行了验证。
张建良范玉顺
关键词:协商模型层次分析法
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的技术实现被引量:1
2012年
简述了供应链信息总线的概念,并从工厂架构、计算结构两方面阐释了一种基于SOA的供应链信息总线的技术架构。
杜曼玲范玉顺王耀球
关键词:供应链信息总线SOA信息共享
实时复杂事件处理的最坏响应时间估算被引量:2
2012年
实时复杂事件处理系统(CEP系统)用于从原子事件流中检测出复杂事件,需要确保事件处理任务在截止期内完成.确保实时性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估算系统中复杂事件处理程序(CEP程序)的最坏响应时间.现有针对一般程序的估算方法需要标注对象程序中子程序执行次数的取值范围.然而,CEP程序较为复杂,难以直接获知子程序执行次数的取值范围.虽然执行次数间存在关联关系,可以间接求解出取值范围,但这样得到取值范围不够严格,使估算精度较低,因此现有估算方法难以直接使用.提出一种CEP程序的最坏响应时间估算方法.采用新标注方式,通过对CEP程序的检测结构进行分析,归纳出子程序执行次数间的关联约束,并使用关联约束进行标注,替代了标注其取值范围,避免了标注困难.实验表明方法具有较高估算精度.
李想范玉顺王宏安乔颖
关键词:复杂事件处理事件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