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10B110Z)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汪飞张贞凯周建江田雨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射频
  • 2篇射频隐身
  • 2篇雷达
  • 1篇子群
  • 1篇相控阵
  • 1篇相控阵雷达
  • 1篇粒子群
  • 1篇粒子群优化
  • 1篇零陷
  • 1篇截获概率
  • 1篇截获因子
  • 1篇雷达发射
  • 1篇功率控制
  • 1篇功率控制算法
  • 1篇发射波束
  • 1篇发射波束形成
  • 1篇波束
  • 1篇波束形成
  • 1篇波束形成方法

机构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2篇周建江
  • 2篇张贞凯
  • 2篇汪飞
  • 1篇田雨波

传媒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雷达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射频隐身的雷达发射波束形成方法被引量:6
2013年
为进一步提高雷达的射频隐身性能,提出了基于射频隐身的宽带发射波束形成方法。首先根据目标距离和目标雷达横截面积设计了主瓣方向的功率大小,确定了工作的阵元数。然后考虑截获接收机位置信息的角度误差,建立宽带信号频域模型,利用旋转信号子空间方法对宽带信号进行聚焦并计算信号的自相关矩阵。最后利用约束最小方差准则产生权向量,完成了发射波束的零陷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发射波束形成方法与零陷设计前的方法相比,具有较低的截获概率和较好的射频隐身性能。
张贞凯周建江汪飞
关键词:射频隐身发射波束形成截获概率
基于射频隐身的相控阵雷达功率控制算法被引量:20
2012年
为了提高相控阵雷达的射频隐身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隐身的功率控制算法。首先确定了功率分级的准则,并基于阵元的特性改进了一种粒子群多目标优化算法。然后以指定方向上达到期望功率、其他方向上功率最小为目标,利用改进的粒子群多目标优化算法,对阵元的开关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实现了功率分级。在满足检测概率的前提下,根据目标雷达反射截面的大小和目标距离,实现了目标跟踪时的功率控制。最后利用施里海尔截获因子对算法的隐身性能进行了衡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较好的射频隐身性能。
张贞凯周建江汪飞田雨波
关键词:射频隐身功率控制粒子群优化截获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