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9BJL048)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2
相关作者:彭文慧李恒刘庆安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区域经济
  • 3篇区域经济增长
  • 3篇经济增长
  • 2篇社会资本
  • 2篇资本
  • 2篇比较优势
  • 1篇信任
  • 1篇增长绩效
  • 1篇省份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中原经济
  • 1篇中原经济区
  • 1篇外资
  • 1篇内陆省份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经济开放
  • 1篇经济开放度
  • 1篇经济区
  • 1篇开放型经济

机构

  • 5篇河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彭文慧
  • 2篇李恒
  • 1篇刘庆安

传媒

  • 1篇商业时代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与政策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现代产业体系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主体内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应该是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展现代产业,实现产业支撑,将利用地方资源要素和吸引外部高级要素流入有效结合,最终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彭文慧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产业转移比较优势
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选择——以内陆省份为例被引量:14
2011年
改革开放以来,内陆省份的开放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吸引外资、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工业化进程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内陆省份的开放发展不但面临产品自由流动的国际环境,也面临要素自由流动的国内环境,则适合其开放发展的模式不再是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出口带动型模式,而应该是强调生产要素流入型的资源要素整合型模式,这不但能够促进内陆省份发挥比较优势,而且能够通过吸引高级要素流入进行资源要素的结构性整合,并形成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分工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李恒
关键词:内陆省份开放型经济比较优势
社会资本、外资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差异被引量:2
2012年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转型进程中,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即是其寻找并利用社会网络中资源的过程。由于外资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实际利用外资会对近邻省份的经济增长带来影响,而且外资的社会资本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外资融入本地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彭文慧
关键词:社会资本区域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理论
2011年
在重新界定社会资本的基础上,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探究.分析社会资本如何通过影响制度变迁绩效从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并提出应从政府和民间2方面进行社会资本投资,保持和提高制度变迁绩效,促进经济发展.
刘庆安
关键词:社会资本信任经济发展
外资特征的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文章采用我国31个省(市区)2008年和2009年的截面数据,实证研究吸引外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1)外资特征的区域差异是导致外资行为的重要因素,并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外资企业的就业比重越高则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2)外资出口比重过高不利于经济增长,这会削弱本地的积累;(3)区域差异化的开放战略和引资政策仍然是影响外资经济绩效的重要因素。
彭文慧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
经济开放的区域差异及其增长绩效:1985-2008被引量:7
2011年
以我国30个省(市区)为横截单元,以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组成综列数据,研究我国开放经济体系的区域差异,并研究经济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特征。研究发现:(1)改革开放30年来,对外经济联系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入增长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2)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贸易开放度对中西部地区影响甚微,同时贸易与资本和劳动要素使用效率之间关系不显著,这与我国加工贸易型经济体系的区域分布是一致的;(3)政府过度参与经济牵制了区域经济增长,但比较而言,开放度较高时这一效应会减弱。
李恒
关键词:经济开放度区域经济增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