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30070)

作品数:21 被引量:539H指数:13
相关作者:吴文良曹志平张忠学孟凡乔乔玉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土壤
  • 9篇农田
  • 8篇培肥
  • 8篇培肥措施
  • 6篇高产农田
  • 4篇冬小麦
  • 4篇增产
  • 4篇小麦
  • 4篇节水
  • 4篇节水增产
  • 3篇养分
  • 3篇水分
  • 3篇土壤水
  • 3篇土壤水分
  • 3篇不同土壤
  • 2篇玉米
  • 2篇生物量碳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农业
  • 2篇作物

机构

  • 21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北京教育学院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16篇吴文良
  • 8篇曹志平
  • 4篇张忠学
  • 3篇陈国康
  • 3篇孟凡乔
  • 3篇乔玉辉
  • 2篇胡诚
  • 2篇徐芹
  • 2篇张新明
  • 2篇刘光栋
  • 2篇叶钟年
  • 2篇王宝清
  • 1篇宗栓金
  • 1篇毛达如
  • 1篇杨杭
  • 1篇于永莉
  • 1篇温金祥
  • 1篇李季
  • 1篇刘奇志
  • 1篇林杉

传媒

  • 8篇生态学报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灌溉排水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农业研究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桓台县麦玉两熟系统化肥投入及土壤养分资源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对桓台县麦玉两熟系统化肥投入及土壤养分资源调研结果表明,该县自建成吨粮县后年N、P、K投入分别为599.4±64.8kg/hm^2、211.0±26.4kg/hm^2、103.6±21.2kg/hm^2,N:P_2O_5:K_2O为1:0.353(±0.033):0.176(±0.046)。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平均值及标准偏差分别为14.6±0.3g/kg、64.2±2.9mg/kg、8.5±1.5mg/kg和83.8±8.2mg/kg,表明该县冬小麦套种夏玉米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中N、P、K投肥结构不合理,N偏高K偏低,应采取减N稳P增K对策。
吴文良张新明宗栓金
关键词:化肥投入
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对低肥力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被引量:112
2006年
为了研究华北农田生态系统化肥、秸秆还田和有机肥等培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在山东省桓台县冬小麦套种夏玉米种植模式下的低肥力生产系统中设置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设7个处理,依序为:①全还+化肥(小麦秸杆+玉米秸杆还田+600kgN/(hm2.a)),②全还+化肥+有机肥(小麦秸杆+玉米秸杆还田+有机肥),③麦还+化肥(小麦秸杆还田+600kgN/(hm2.a)),④麦还+化肥+有机肥(小麦秸杆还田+600kgN/(hm2.a)+有机肥),⑤化肥(600kgN/(hm2.a)),⑥麦还双倍+化肥(加倍小麦秸杆还田+600kgN/(hm2.a)),⑦不施肥(对照)。1998年4月至1998年11月田间取样测定了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试验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阶段提高施肥水平微生物生物量碳都明显增加。单施化肥可以增加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机物配合施用化肥作用更加明显。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全还、双倍麦还和麦还)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影响的季节变化较大。有机肥对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全年平均值来看,全还+化肥+有机肥处理>麦还+化肥+有机肥处理>全还+化肥处理>双倍麦还+化肥处理>麦还+化肥处理>化肥处理>对照。因此,低肥力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最好的培肥措施是化肥配施有机物。
胡诚曹志平叶钟年吴文良
关键词:农田土壤培肥措施微生物生物量碳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化肥农药投入调查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山东省桓台县唐山镇、陈庄镇、果里镇1996、2003年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投入及粮食产出的现状,分析探讨了该县化肥、农药投入的合理性以及对农村环境存在的潜在威胁。调查结果表明,桓台县施用的化肥品种以碳酸氢铵、尿素磷酸二铵和各种复混肥为主;农药以各种高毒、高残留杀虫剂为主,如敌敌畏、对硫磷等。其中2003年的化肥单位耕地面积施用量1233.93kg·hm-2,纯N施用量718.96kg·hm-2,农药(商品量)12.39kg·hm-2,粮食产量14690.40kg·hm-2,分别比1996年增长了44.87%、16.15%、63.24%、3.89%。经分析,桓台县目前化肥、农药投入水平过高,化肥对粮食的增产效应已经不显著,且投肥结构不合理,N用量过高,P2O5投入较为合理,K2O用量严重不足。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对环境存在着严重的潜在威胁。
孙丽梅李季董章杭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农药化肥投入量
甲基溴土壤消毒替代技术条件下的线虫生态学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为评价和筛选几种甲基溴替代技术及其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3月对 5种土壤消毒处理的线虫数量和群落结构及微生物量动态作了测定和分析。试验共分离到土壤线虫 4个目 14个科属 ,包括小杆目 (Rhabditida)、垫刃目(Tylenchida)、矛线目 (Dorylaimida)、单宫目 (Monhysterida)。小杆目线虫占总数的 88.7% ,表明食细菌的小杆目线虫是该温室土壤线虫群落的优势类群。分析表明甲基溴 +VIF、威百亩、威百亩 +VIF三种措施的消毒效果达到了甲基溴处理的水平 ,可作为甲基溴土壤消毒替代技术 ,而太阳能 +BCA处理未达到甲基溴消毒的效果。研究显示同一处理的线虫数量在两个番茄品种(AF179和毛粉 80 2 )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即表明这两种番茄品种不是影响土壤线虫数量动态的主要因素。对消毒处理后土壤线虫各营养类群在群落中的比例进行分析 ,发现与对照相比 ,化学消毒提高了线虫群落中优势类群 (即食细菌线虫 )的比例 ,而使弱势类群的比例下降 ,这表明土壤线虫的弱势类群对化学熏蒸剂更加敏感。两番茄品种小区中土壤食细菌、食真菌线虫数量与微生物量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表明微生物生物量的消长受土壤消毒措施的影响 ,同时也证实了上述两营养类群线虫与土壤微生物间的食物依赖关系。
曹志平陈国康于永莉刘奇志郑长英陈云峰杨杭
关键词:甲基溴线虫生态学番茄
不同土壤培肥措施对华北高产农田生态系统蚯蚓种群的影响被引量:17
2004年
通过在华北高产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的土壤培肥试验 ,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大型动物——蚯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域高肥力土壤共有 7种蚯蚓 ,其中以正蚓科梯形流蚓为主 ,并同时分布巨蚓科的远盲蚓属、腔蚓属和链胃蚓科的杜拉蚓属的一些广布种。全年平均种群密度为 83.83条 /m2 ,最高种群数量出现在 1998年 8月份 ,其季节变化趋势为夏季 >春季 >秋冬季。在投入同量化肥条件下 ,有机物投入越多 ,蚯蚓越丰富 ,其生物量有以下趋势 :化肥投入 <化肥与麦秸还田 <化肥与玉米秸麦秸全还田 <化肥与玉米秸麦秸还田加施有机肥处理。在有有机物投入的条件下 ,化肥对土壤生物的负面效应不明显 ,不会对土壤中的蚯蚓有较大影响 ;而单施化肥 ,对蚯蚓负面影响较为显著。有机肥的施入可以增加蚯蚓的种群数量 。
曹志平乔玉辉王宝清徐芹
关键词:高产农田蚯蚓
华北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中蚯蚓种群次生演替规律被引量:10
2004年
通过对山东省桓台县不同土壤肥力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蚯蚓种群的调查发现 ,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有 7种蚯蚓 ,高肥力土壤中蚯蚓相对较丰富 ,种群密度可达 83.83条 / m2 ,梯形流蚓为优势种 ;低肥力土壤中蚯蚓种群密度 4 0 .18条 / m2 ,优势种是天锡杜拉蚓。梯形流蚓和湖北远盲蚓在高肥力土壤中的种群密度要明显高于低肥力土壤 ;而其他几种蚯蚓种群数量变化不大 ,随着土壤肥力的演变 ,低肥力土壤中天锡杜拉蚓的优势地位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逐渐被梯形流蚓所代替。合理的投入特别是农田有机物投入可以加速农田生态系统中生态演替 ;试验中不同处理间蚯蚓的种群生物量有以下趋势 :化肥投入 <化肥与麦秸还田 <化肥与玉米麦秸全还田 <化肥与玉米麦秸全还田以及有机肥的施用。无论在高肥力还是低肥力的土壤上都表现出相同的规律 。
乔玉辉曹志平吴文良
关键词:土壤肥力次生演替
土壤食物网及其生态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6年
土壤食物网可定义为不同功能土壤生物类群之间形成的消费者-资源关系网络,包括腐食食物链和捕食食物链。简述了土壤食物网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了土壤食物网各结构成分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
陈国康曹志平
关键词:土壤食物网生态功能
不同土壤培肥措施对华北高产农田原生动物丰度的影响被引量:20
2005年
为了解华北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中秸秆还田、有机肥和化肥投入水平等土壤培肥措施对原生动物群落丰度的影响,1999年10月~2000年9月在山东桓台冬小麦套种夏玉米的田间试验中进行了取样分析.田间处理1~处理9,依序为:全还,麦还,全还+化肥1,麦还+化肥1,全还+化肥2,麦还+化肥2,全还+化肥3,麦还+化肥3和全还+化肥1+有机肥处理.应用3级10倍环式稀释培养法对土壤中鞭毛虫、纤毛虫、肉足虫3类群原生动物的丰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研究地块肥力状况良好;土壤鞭毛虫和肉足虫占有绝大比例,分别为总丰度的39.47%和59.22%,纤毛虫仅占1.31%;土壤原生动物丰度在不同培肥处理中表现出相似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特征;比较不同土壤培肥措施条件下的原生动物丰度水平为:全还>麦还,全还+化肥1+有机肥>麦还+化肥1,麦还+化肥2,麦还+化肥3>全还+化肥1,全还+化肥2,全还+化肥3;化肥对原生动物丰度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有机肥对原生动力丰度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化肥的施用量水平对土壤原生动物丰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作物秸秆采取何种还田方式对土壤原生动物丰度的影响也是不显著的,如麦还+化肥培肥地块的原生动物丰度仅略高于全还+化肥.
曹志平陈国康张凯吴文良
关键词:农田土壤培肥措施原生动物丰度
高产农田土壤有机质、养分的变化规律与作物产量的关系被引量:99
2000年
以山东桓台县高产农田为研究对象 ,对全县 1982~ 1998年的平均作物产量、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化肥施用量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从 1982年到 1998年 ,桓台县农田土壤有机质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 ,但增加的幅度随着秸秆还田的普及而逐渐变小。目前全县县域农田土壤有机质平均水平为 15 0 g·kg- 1,有可能是当前耕作方式、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的平衡点。研究还表明 ,高产条件下土壤有机质与作物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吨粮田发展过程中 ,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对作物产量的贡献逐渐降低 ,而土壤速效磷的贡献呈增加趋势。
孟凡乔吴文良辛德惠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秸秆还田作物产量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不同培肥措施的节水增产效应研究被引量:19
2000年
根据山东省桓台县农业水资源日趋减少的现状 ,开展了以减少土壤水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目的的不同培肥措施的节水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 ,秸秆还田与增施有机肥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应 .在相同灌溉水量 ( 2 5 0mm)的情况下 ,玉米秸与小麦秸全部还田较玉米秸小麦秸均不还田 (对照 )增产 885kg·hm-2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3 .13 ,在全还基础上增施有机肥较对照增产 1875kg·hm-2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3 .60 ;仅小麦秸全部还田较对照增产 675kg·hm-2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3 .2 4,在麦秸还田基础上增施有机肥较对照增产 12 0 0kg·hm-2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3 .2 8.
张忠学温金祥吴文良
关键词:培肥措施节水增产作物栽培农田生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