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财政局项目([2008]0178)
- 作品数:3 被引量:59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光美张志东姜闯道黎景孙翔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财政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生物同质化研究透视被引量:18
- 2009年
- 生物同质化是指特定时间段内两个或多个生物区在生物组成和功能上的趋同化过程,包括遗传同质化、种类组成同质化和功能同质化三个方面。近年来,生物同质化问题已引起生态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保护生物地理学的一个全新议题,但在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从生物同质化概念的发展历程入手,对生物同质化三个方面的度量方法和驱动因素分别做了介绍和评述,指出外来物种入侵和本土物种灭绝是导致生物同质化的最主要原因,其他能促进这两个过程的活动,如环境退化和干扰、城市化和生境同质化等都会对生物同质化有影响;生物同质化具尺度效应,在不同生物地理区域以及不同生态系统和生物类群之间,生物同质化程度不同,主要驱动力也各异。探讨了生物同质化在生态、生物进化和人文经济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同质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最后对我国开展生物同质化研究的必要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了探讨,以期能推动生物同质化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 王光美杨景成姜闯道赵洪涛张志东
- 关键词:生物入侵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
- 城市化影响下北京市外来入侵植物特征及其分布被引量:26
- 2009年
-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生活型、起源地、引入途径和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48种外来入侵植物,隶属39属19科,其中菊科、禾本科、苋科和大戟科植物为优势科,占到了所有入侵植物总数的60.4%。除火炬树外,其余47种植物均为草本植物,以起源于美洲的居多(70.8%),多为伴随种子苗木运输无意引进。入侵植物分布受城市化水平和人口密度影响显著,城市功能扩展区分布有最多的入侵植物,就入侵种分布密度而言,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核心区均明显高于近郊区和远郊区。目前北京入侵植物主要分布于农田、绿地、花圃等半人工生态系统,尚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城市化进程使其仍存在较高的入侵风险,在将来的防治工作中应采取更加严格的检疫措施。
- 杨景成王光美姜闯道赵洪涛张志东
- 关键词:入侵植物城市化
- 北京城区不同水质水体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季节动态变化被引量:15
- 2011年
- 2008年8月-2009年7月,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方法,研究了北京不同水质等级(Ⅱ-Ⅴ)的团城湖、昆明湖、紫竹园湖、玉渊潭湖、陶然亭湖、龙潭湖、北海、通惠河等8个水体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温度最低的2月份可培养细菌数最低(4.72±6.37),而温度最高的8月份可培养细菌数最高(8.04±3.72);总平均可培养细菌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春季(3-5月),而且夏季、秋季显著高于春季;相关性分析表明可培养细菌数与温度显著正相关。可培养细菌数量随水质等级的增加而升高,其中Ⅴ级水体可培养细菌数量显著高于Ⅱ、Ⅲ、Ⅳ级水体,而Ⅱ、Ⅲ、Ⅳ级水体之间的可培养细菌数量没有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可培养细菌数与水质等级显著正相关。不同污染等级水体可培养细菌数的季节变化不同,低污染水体(团城湖、昆明湖、玉渊潭湖、北海)可培养细菌数在不同季节之间差异显著,夏、秋季显著高于冬、春季;而高污染水体(陶然亭湖、紫竹园湖、龙潭湖、通惠河)可培养细菌数的季节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水质等级中可培养细菌数与水温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低污染的Ⅱ、Ⅲ级水体可培养细菌数与温度显著正相关,而高污染的Ⅳ、Ⅴ级水体可培养细菌数与温度相关性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温度和水质等级是影响可培养细菌数的重要因素。
- 高程黄满荣陶爽孙翔黎景郭良栋
- 关键词:可培养细菌温度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