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097)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何云赵志强邢秀梅孙易庄志雄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细胞
  • 3篇基因
  • 3篇
  • 2篇毒理
  • 2篇毒理学
  • 2篇血管瘤
  • 2篇脑海绵状血管...
  • 2篇基因缺陷
  • 2篇海绵状
  • 2篇海绵状血管瘤
  • 2篇醋酸铅
  • 1篇毒理学研究
  • 1篇毒性影响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系统
  • 1篇血管损伤
  • 1篇血管系
  • 1篇血管系统
  • 1篇血脑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广东省职业病...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中山市疾病预...
  • 1篇深圳市慢性病...

作者

  • 8篇何云
  • 4篇邢秀梅
  • 4篇赵志强
  • 3篇孙易
  • 1篇周继昌
  • 1篇赖关朝
  • 1篇龚春梅
  • 1篇高艳芳
  • 1篇刘新霞
  • 1篇莫俊銮
  • 1篇庄志雄
  • 1篇苏晓琳
  • 1篇顾红艳
  • 1篇郭小玲
  • 1篇朱玉梅

传媒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以线粒体DNA作为血管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与很多人类疾病风险相关,比如糖尿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衰老、肾和肝脏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等。在多种人类病理条件下,mtDNA拷贝数降低可引起ATP生成降低并出现糖酵解增加,扰乱线粒体膜电位,引起线粒体功能失调。
孙易何云顾红艳刘耘
关键词:线粒体DNA生物标志物血管损伤DNA拷贝数自身免疫疾病线粒体膜电位
环境-基因-表观遗传-生命历程相互作用在毒理学研究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毒理学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是研究外源性化合物、物理和生物因素对人体和环境的毒作用及其机制,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为确定安全限值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当前,环境污染、职业卫生、食品和药品安全等已成为我国和全世界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对毒理学的重视和期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何云庄志雄
关键词:毒理学相互作用生命历程表观遗传基因
CCM3基因敲降斑马鱼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毒理学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CCM3基因敲降的斑马鱼模型,探讨其作为水体中低浓度心血管毒性污染物的生物监测模型的可能性。方法:选取绿色荧光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转基因斑马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吗啡啉修饰的反义寡聚核苷酸(MO)对斑马鱼单细胞期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受精后72 h的幼鱼脑部血管发育形态,建立CCM3基因敲降的斑马鱼模型。通过改进寇氏法测定铅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在低浓度10 mg/L铅暴露下分别对正常基因型和CCM3基因敲降型的斑马鱼卵进行染毒,同时设立对照组(无铅暴露),观察各组斑马鱼发育情况。结果:野生型斑马鱼铅染毒的LD_(50)为31.24 mg/L。在相同低浓度10 mg/L铅暴露的情况下,受精后72 h时正常基因型的斑马鱼幼鱼和对照组的斑马鱼幼鱼各项发育指标无明显异常,而注射亚表型剂量的CCM3 MO 0.25 ng组斑马幼鱼出现形态发育异常表型,如发育迟缓、脊柱弯曲、心包水肿、卵黄囊水肿等。结论:CCM3基因敲降的斑马鱼模型可作为水体中具有心血管毒性污染物的敏感生物监测模型。
申碧羚郭小玲何云
关键词:斑马鱼心血管系统生物监测
纳米Si02暴露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micro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纳米SiO2短期及长期暴露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microRNA(mi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以5、10、15、20、25、30、40ug/ml纳米SiO2溶液处理16HBE细胞24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计算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率及半抑制浓度(IC50)。以10ug/ml纳米SiO2溶液处理16HBE细胞至第10代(P10)和30代(P30),作为长期染毒组,并设立对照组(P〈0);以1/4IC50、1/2IC50IC50浓度的纳米SiO2溶液和IC50浓度的微米SiO2溶液处理16HBE细胞24h,作为短期染毒组,并设立无血清培养液组为对照组。用安捷伦miRNA微阵列芯片筛选P〈0、P10、P30组细胞差异表达的miRNA,并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验证短期及长期染毒组与对照组miRNA的表达差异。结果纳米SiO2溶液染剂量为5、10、15、20、25、30、40ug/ml的16HBE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率分别为:(-3.33+3.80)%、(20.40±11.73)%、(39.08±5.53)%、(55.10±5.78)%、(66.42±9.60)%、(71.67±7.34)%、(81.43±5.37)%(F:129.11,P〈0.001);IC50(95%Cl,)为18.35(15.82~20.72)ug/ml。长期染毒组中,Pi0、P30及PO细胞的miRNA-494—3p表达水平分别为0.45±0.08、0.28±0.07和1.00(F=60.77,P〈0.001);miRNA.19a.3p表达水平分别为2.27±0.45、1.06±0.19和1.00(F=30.05,P〈0.001);miRNA.148b.3p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78±0.29、0.88±0.19和1.00(F=30.23,P〈0.001)。短期染毒组中,5、10、20ug/ml纳米SiO2溶液及20tLg/ml微米SiO2溶液染毒组的miRNA-494—3p表达水平分别为0.99±0.04、1.38±0.19、2.13±0.14、0.81±0.25(F=57.03,P〈0.001);miRNA.19a-3p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91±0.03、1.12±0.03、0.53±0.0l、0.86±0.01(F=408.78,P〈0.001);miRNA-148b-3p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95±0.02
杨亚蕊何云龚春梅周继昌朱玉梅莫俊銮
关键词:上皮细胞微RNAS微阵列芯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CCM3调控醋酸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能力下降机制
2017年
目的观察脑海绵状血管瘤(CCM)致病基因CCM3基因敲除对醋酸铅诱导的永生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内质网应激(ERS)机制。方法以野生型CCM3(CCM3-WT)和基因敲除CCM3(CCM3-KO)HUVECs为实验细胞。(1)分别以浓度为0、10、50、200μmol/L醋酸铅处理2种基因型细胞24 h后,通过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情况。(2)取2种基因型细胞分别采用不同浓度(0、10、50、200μmol/L)醋酸铅处理24 h和以浓度为50μmol/L醋酸铅处理0、6、12、24、48 h后,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未折叠蛋白反应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相对表达水平。(3)取2种基因型细胞分为铅染毒组和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组,前者仅予浓度为50μmol/L醋酸铅处理24 h,后者在采用相同浓度的醋酸铅染毒前予内质网应激抑制剂TUDCA预处理细胞,通过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功能。结果 (1)CCM3-WT和CCM3-KO细胞的迁移率均呈随着醋酸铅染毒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2)除10μmol/L组CCM3-KO细胞GRP78外,10、50和200μmol/L组CCM3-KO细胞GRP78、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转录激活因子4(ATF4)和CCAAT区/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分别高于同剂量组CCM3-WT细胞(P<0.05),且CCM3-KO细胞PERK和CHOP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随着醋酸铅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时间-效应关系(P<0.05);48 h组CCM3-KO细胞上述4种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同时间点CCM3-WT细胞(P<0.05)。在醋酸铅染毒剂量为50μmol/L时,CCM3-KO细胞GRP7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CCM3-WT细胞(P<0.05),且CCM3-KO细胞的GRP7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呈随着铅染毒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时间-效应关系(P<0.05)。(3)TUDCA组细胞迁移率低于铅染毒组(P<0.05)。结论醋酸铅可能通过激活PERK-ATF4-CHOP信号通路启动ERS,从而降低HUVECs
陈静莉邢秀梅赵志强孙易高艳芳何云
关键词:细胞迁移脑海绵状血管瘤内质网应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小鼠脑微血管周细胞永生化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脑血管毒物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2018年
目的 建立小鼠脑微血管周细胞永生化模型并应用于脑血管毒物筛查研究.方法 取3周龄雄性C57BL/6小鼠2只,取小鼠大脑皮质,用组织分离和酶消化法培养原代小鼠脑微血管周细胞,逆转录病毒转染LT质粒构建永生化细胞株.采用单克隆法纯化细胞,采用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纯度,MTS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将永生化小鼠脑微血管周细胞分别暴露于0、160、320、640、1280、2560 μmol/L的醋酸铅和0、5、10、20、40、80 μmol/L的氯化镉及0、5、10、20、40、80 μmol/L的亚砷酸钠24 h后,用MTS法检测细胞活力,用线性回归法计算不同毒物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 永生化脑微血管周细胞呈长梭形生长,表达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且都表达功能性收缩蛋白中间丝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原代脑微血管周细胞增殖缓慢,接种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倍增时间为48 h;永生化脑微血管周细胞增殖旺盛,接种第3天进入对数生长期,倍增时间为24 h;永生化脑微血管周细胞生存率随各毒物染毒剂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醋酸铅LD50为2025.0 μmol/L,氯化镉LD50为36.6 μmol/L,亚砷酸钠LD50为33.2 μmol/L.结论 利用逆转录病毒转染LT质粒可成功构建永生化小鼠脑微血管周细胞,并可应用于脑血管毒物筛查研究,对永生化小鼠脑微血管周细胞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亚砷酸钠、氯化镉、醋酸铅.
赵和平高艳芳夏冬赵志强吴赛王晓会柳怀湘肖琛邢秀梅何云
关键词:周细胞醋酸铅氯化镉亚砷酸钠
脑海绵状血管瘤因子3基因缺陷促进低铅暴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样病变的早期改变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观察脑海绵状血管瘤因子3(CCM3)基因敲除小鼠血脑屏障功能改变的影响,初步探讨铅暴露环境下,CCM3基因敲除与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10周龄野生型小鼠与CCM3+/-杂合型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法,将小鼠分别分为野生型对照组、野生型铅暴露组、杂合型对照组、杂合型小鼠铅暴露组,每组8只小鼠.铅暴露组给予质量分数0.05%醋酸铅饮水染毒12周,对照组无限制自由饮用去离子水.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各组小鼠血铅及脑铅水平;取各组小鼠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Aβ1-42的表达并标记脑部微血管;提取各组小鼠脑组织蛋白,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Claudin-5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相对表达量,并检测脑部磷酸化Tau蛋白(p-Tau)的相对表达量;提取各组小鼠脑组织RNA,使用qRT-PCR法检测小鼠LRP-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铅暴露组野生型、杂合型小鼠血铅[(216.07±84.16)、(189.64±101.86)μg/L]分别高于对照组野生型和杂合型[(19.52±11.46)、(11.79± 8.20)μg/L](t值分别为4.18、3.79,P值分别为0.006、0.016).铅暴露组野生型和杂合型脑铅[(1.78± 0.69)、(1.74±0.66)μg/L]分别高于对照组野生型和杂合型[(1.06±0.87)、(0.97±0.64)μg/L](t值分别为3.67、3.88,P值分别为0.018、0.015).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脑部未出现明显病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组小鼠脑部无Aβ1-42沉积;铅暴露组杂合型小鼠脑部微血管数目减少.野生型、杂合型铅暴露组小鼠脑部Claudin-5(0.96±0.04、0.59±0.01)均低于对照组小鼠(1.30±0.03、1.07±0.08)(F=199.27, P〈0.001).野生型、杂合型铅暴露组小鼠脑部LRP-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0.32±0.10、0.06±0.01)均低于对照组(1.00±0.06、2.12±0.18)(F=288.29,P〈0.001);铅暴露组杂合型小鼠脑部LRP-1基
吴赛夏冬柳怀湘赵和平王晓会高艳芳赵志强肖琛邢秀梅何云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脑屏障
CCM3基因缺陷对铅所致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遗传毒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CCM3基因缺陷对醋酸铅所致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将C57雌鼠与CCM3基因敲除小鼠杂合雄鼠合笼后,取孕13.5d的胎鼠,原代分离培养胚胎成纤维细胞。基因分型后,野生型和CCM3基因缺陷型细胞分别给予6.25、12.50、25.00、50.00、100.00、200.00μmol/L醋酸铅处理,用MTS法检测细胞活性,并根据实验结果,选择6.25、25.00、100.00μmo]/L醋酸铅染毒,用双核阻滞法检测遗传毒性,用Westernblot法检测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经醋酸铅处理24h后,野生型细胞100.00μmol/L醋酸铅处理组(69.16±1.36)与对照组(100.00±2.33)相比,细胞活性下降了30%,杂合型细胞100.00μmo]/L醋酸铅处理组(87.16±5.50)与对照组(100±2.06)相比,细胞活性下降了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野生型=98.59,F杂合型=82.63,P值均〈0.001)。经醋酸铅处理48h后,野生型细胞100.00μmol/L醋酸铅处理组(51.99±5.62)与对照组(100.00±3.11)相比,细胞活性下降了50%,杂合型细胞100.00μmol/L醋酸铅处理组(66.33±4.06)与对照组(100.00±5.72)相比,细胞活性下降了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野生型=82.63,F杂合型=36.86,P值均〈0.001)。双核微核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染毒剂量增加,两种基因型细胞的核分裂指数逐渐下降,双核细胞微核率呈逐渐升高趋势,野生型细胞对照组、6.25、25.00、100.00μmol/L剂量组的双核微核细胞率分别为29.6±2.2、47.3±6.6、55.5±9.1、66.8±3.5(/1000);杂合型细胞的双核微核细胞率则分别为35.3±5.6、50.0±8.3、57.0±8.5、58.8±2.1(/1000)。Westernblot结果显示,野生型细胞100.00μmol/L醋酸铅处理组(0.70±0.03)的CCM3表达量是对照组(0.53±0.07�
苏晓琳邢秀梅赖关朝孙易赵志强陈静莉申碧羚刘新霞何云
关键词: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