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MJ-10-05)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高菊张绍先苏智先吴庆贵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叶片
  • 1篇叶片生理
  • 1篇叶片生理指标
  • 1篇游离脯氨酸
  • 1篇生理指标
  • 1篇歧化酶
  • 1篇花色
  • 1篇花色素
  • 1篇花色素苷
  • 1篇海拔
  • 1篇脯氨酸
  • 1篇丙二醛
  • 1篇不同海拔
  • 1篇超氧化物
  • 1篇超氧化物歧化...

机构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篇吴庆贵
  • 1篇苏智先
  • 1篇张绍先
  • 1篇高菊

传媒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海拔对珙桐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为探讨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对海拔的生理适应机制,研究珙桐叶片中色素、花色素苷、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与海拔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结果表明:珙桐叶片中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MDA的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减少的趋势,叶绿素a/b值在海拔1 650 m时最大,MDA含量在海拔1 590 m时最高;花色素苷、紫外吸收物质、Pro的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花色素苷和Pro含量在海拔1 650 m时最大,紫外吸收物质含量在海拔1 590 m时最高;珙桐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随海拔高度的递增而逐渐增加。综合本次研究表明,珙桐在一定海拔范围内,受到高海拔不利环境的胁迫时,可通过自身内部的调节保护自己。
张绍先苏智先高菊张悦杨敬天吴庆贵
关键词:花色素苷丙二醛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