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9032-01)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发生侯红谷庆宝文方周友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自然土壤
  • 2篇化学形态
  • 2篇化学形态分布
  • 1篇迁移
  • 1篇迁移性
  • 1篇稀有
  • 1篇稀有金属
  • 1篇黑土
  • 1篇红壤
  • 1篇潮土

机构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2篇姚娜
  • 2篇周友亚
  • 2篇文方
  • 2篇谷庆宝
  • 2篇侯红
  • 2篇李发生
  • 1篇朱菲菲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铅在我国3种自然土壤中的含量及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以我国3种土壤——潮土、黑土和红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中金属铅(Pb)含量特征,利用元素富集率研究人类活动对土壤中Pb分布的影响,采用连续逐级提取法研究了土壤中Pb的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b在黑土、潮土和红壤表层...
文方姚娜朱菲菲周友亚谷庆宝李发生侯红
关键词:黑土潮土红壤化学形态
文献传递
我国3种自然土壤中稀有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我国3种典型土壤黑土、潮土和红壤为研究对象,在相对清洁未扰动自然土壤区域采集了土壤的剖面样品,分析了土壤中的稀有金属银(Ag)、铋(Bi)、铟(In)、锡(Sn)的含量水平,利用元素富集率(ER)的垂向分布探讨了外源污染对金属含量的影响,并采用连续逐级提取法研究了土壤中稀有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用金属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之和表征金属迁移性特征.Ag、Bi、In、Sn在各土壤A层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4±0.01)、(0.49±0.09)、(0.050±0.01)、(2.8±0.9)mg.kg-1;土壤各层金属ER值均接近1;金属的形态分布为,Ag:残渣态(65.8%)>H2 O2可提取有机金属结合态(25.9%)>无定形金属氧化物结合态(4.2%)>有机金属络合态≈结晶铁氧化物结合态(2.0%);Bi:残渣态(29.2%)>H2 O2可提取有机金属结合态(27.1%)>结晶铁氧化物结合态(22.7%)>无定形金属氧化物结合态(18.8%)>有机金属络合态(1.0%)>碳酸盐结合态(0.9%)>易还原金属氧化物结合态(0.3%);In:残渣态(67.8%)>结晶铁氧化物结合态(17.0%)>无定形金属氧化物结合态(6.8%)>H2O2可提取有机金属结合态(6.0%)>碳酸盐结合态(1.4%)>有机金属络合态(1.0%);Sn:残渣态(58.1%)>无定形金属氧化物结合态(23.0%)>结晶铁氧化物结合态(15.6%)>H2O2可提取有机金属结合态(1.8%)>有机金属络合态(1.1%)>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0.2%).3种土壤金属含量受人类活动扰动很小,研究结果接近采样区域的元素背景含量;各金属在土壤中较稳定;金属迁移性顺序为:In>Bi>Sn>Ag.
文方姚娜周友亚谷庆宝李发生侯红
关键词:自然土壤稀有金属化学形态迁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