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305)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视黄酸对人胚胎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研究视黄酸对人胚胎干细胞(ESCs)的增殖、干性及其向拟胚体分化的能力的影响,探索应用人ESC为模型研究先天发育畸形机制的可行性.方法 用real-time PCR、MTS细胞增殖分析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视黄酸处理前、后H9 ESC增殖和干性的变化;用real-time PCR比较H9 ESC向拟胚体分化后,视黄酸处理对三胚层标志基因及成骨和成脂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随着视黄酸处理时间和浓度的增加,H9 ESC的增殖速度在指数生长早期显著上调,干性标志基因OCT4,Nanog和Sox2及Oct4翻译调控因子Lin28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且Oct4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视黄酸处理后拟胚体出现空泡结构,外胚层标志基因NeuroD1、Noggin,中胚层标志基因Brachyury、Twist和内胚层标志基因AFP,GATA-4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并以AFP的变化最为显著(P<0.01).此外,成脂相关基因C/EB Pα表达水平也显著提高,但成骨相关基因OPN的表达水平在视黄酸处理5d后显著下调(P<0.05).结论 高浓度的视黄酸可诱导H9 ESC丧失干性,并使其向拟胚体方向发生过度分化,同时破坏早期拟胚体形成过程中成骨成脂分化的平衡,这可能与其诱发先天性颅面发育畸形相关.
- 傅歆刘文博谢方南肖苒
-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视黄酸拟胚体胚胎发育
- 皮肤中的上皮间质转化被引量:1
- 2013年
-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上皮细胞转变成具有间充质特性细胞的过程,其最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被发现,出生后在创伤修复、肿瘤转移、组织纤维化等生物过程中发挥作用。现就与皮肤EMT相关的研究综述如下。
- 焦虎肖苒
-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皮肤胚胎发育过程组织纤维化创伤修复EMT
- 脂肪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与肥胖的关系被引量:3
- 2014年
- 脂肪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因储量丰富、获取简便、扩增迅速、可被诱导多向分化、免疫原性低等诸多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率日益上升,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ADSCs在肥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该文着重对近十年ADSC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及其在肥胖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其早日应用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吕涛肖苒曹谊林
- 关键词:免疫表型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