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H0510204)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5
相关作者:佟家栋余子良洪倩霖刘竹青王芊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融资
  • 2篇企业
  • 1篇信贷
  • 1篇制造业
  • 1篇制造业部门
  • 1篇制造业贸易
  • 1篇融资成本
  • 1篇融资约束
  • 1篇入世
  • 1篇入世后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双边贸易
  • 1篇所有制
  • 1篇企业所有制
  • 1篇企业外部融资
  • 1篇外部融资
  • 1篇系统性风险
  • 1篇贸易信贷
  • 1篇金融

机构

  • 5篇南开大学

作者

  • 5篇佟家栋
  • 3篇余子良
  • 2篇洪倩霖
  • 1篇刘竹青
  • 1篇王芊

传媒

  • 2篇世界经济
  • 2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贸易信贷、资金成本、金融危机冲击与企业出口集约边际被引量:8
2015年
文章结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相关研究经验,研究了贸易信贷、企业外部资金使用成本及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对中国工业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基本结论如下:贸易信贷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并促进了出口,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稳定企业出口的作用机制在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中的确存在,但却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贸易信贷这一影响机制对国有企业并不明显。这一结论说明了深化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保障民营企业常规融资渠道的必要性。
余子良佟家栋洪倩霖
关键词:贸易信贷融资成本金融危机冲击
入世后国企产权改革的出口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本文探讨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出口快速增长与国企数量迅速下降并存这一重大经济现象背后,国企产权改革是否直接促进了企业出口。基于倾向评分匹配(PSM)和倍差法(DID),通过对2002年为全资国有、并在随后5年中经历产权改革的10694家工业企业的研究,我们发现:产权改革并没有直接促进企业出口;产权改革没能显著提高企业生产率是潜在"产权改革→提高生产率→促进出口"作用机制失灵的主要原因。这一结果表明,所有制因素并非样本期间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间出口表现差异与生产率差异的根本原因,进而为探究出口推动因素与进一步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余子良洪倩霖佟家栋王芊
关键词:国企产权改革WTO
双边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基于东亚地区制造业部门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东亚地区主要经济体间的双边贸易数据,研究并检验了该地区制造业部门双边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发现:东亚地区制造业部门的双边贸易整体上并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只有个别行业表现出了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而由相对要素禀赋条件和人均GDP所决定的传统比较优势因素对该地区制造业贸易模式的决定和影响仍是非常重要;此外,我们还发现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东亚地区制造业部门双边贸易的主要产品,必需品又是其中的主导消费部门。
佟家栋刘竹青
关键词:制造业贸易本地市场效应
所有制、出口行为与企业融资约束被引量:27
2016年
本文在区分所有制的前提下,检验了出口行为对中国工业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首次识别其影响渠道。我们发现出口行为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影响渠道存在显著差异:出口可以缓解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融资约束,但对国有企业影响甚微;出口主要通过"信号效应"与"销售市场多元化效应"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而对于外资企业,则主要通过"销售市场多元化效应"与"融资市场来源的多元化效应"缓解其融资约束;参与出口可以有效减轻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
余子良佟家栋
关键词:企业所有制融资约束
系统性企业外部融资冲击与美国出口波动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有向无环图(DAG)与VAR模型,探讨了由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因素波动引起的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对美国出口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系统性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对整体出口水平的影响,是通过对少数占主导地位的大型企业的影响来实现的:尽管系统性外部融资约束与出口波动之间存在长期的相互影响关系,但当期系统性外部融资约束却是引起出口波动的主要原因;系统性外部融资约束的改善的确能够促进出口水平的提高。
佟家栋余子良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企业外部融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