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
- 作品数:397 被引量:2,677H指数:22
- 相关作者:王拥军刘宗军施杞王浩周泉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益气化瘀补肾通络中药联合抑制剂对椎间盘软骨细胞增殖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补肾、通络中药以及联合使用抑制剂Genistein、Calyculin A、Na3Vo4干预后,对自然退变软骨细胞增殖率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自然退变模型,使用益气、化瘀、补肾、通络中药血清,并进一步分别加入上述抑制剂干预后,MTT测定软骨细胞增殖率变化。结果:益气化瘀方含药血清直接作用48h后,可明显促进退变软骨细胞增殖,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其它组对退变软骨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影响;化瘀方则可抑制细胞增殖,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抑制剂作用7d后,继以含药血清作用48h,益气化瘀方血清均可明显促进退变软骨细胞增殖;益气方血清在Genistein加入组可促进退变软骨细胞增殖;化瘀方、补肾方、通络方在抑制剂加入组对退变软骨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析因分析结果表明,益气方与化瘀方有交互作用,在软骨细胞增殖率的调节方面,存在协同作用。结论:益气化瘀方可以促进体外自然退变椎间盘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增殖,有效拮抗抑制剂对软骨细胞的抑制作用;益气与化瘀二法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发挥促进软骨细胞增殖的效应。单用补肾、通络中药难发挥促软骨细胞增殖及有效拮抗抑制剂的作用。
- 石继祥王拥军施杞周泉李晨光刘梅周重建
- 关键词:软骨细胞增殖抑制剂中草药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32
- 2018年
-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收治的2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按照合并冠心病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即A组(单纯高血压组,116例)、B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20例)。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CY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病理学资料,包括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等,观察血浆HCY及颈动脉IMT水平,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情况,探究血浆中HCY水平与IMT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及TC、TG、LDL-C、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吸烟所占比例、FPG、Cr、UA水平显著低于B组(P <0.05),且H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P <0.05)。A组HCY、IMT水平显著低于B组(P <0.05)。A组IMT正常所占比例显著高于B组(P <0.05),且斑块形成所占比例显著低于B组(P <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中HCY水平与颈动脉IMT水平呈正相关(r=0.896,P=0.037)。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 冯六六黄红漫刘新兵白艳艳史骏杨玉亚肖文颖刘天华
- 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硬化
- HIV-1中和抗体的作用与机制及实验室检测进展被引量:4
- 2008年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中和抗体在防止病毒感染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中和抗体也能协同细胞免疫应答延缓感染者的疾病进程。HIV-1中和抗体主要通过结合HIV-1感染细胞过程中暴露的各种中间结构而干扰HIV-1进入靶细胞,从而阻断感染的发生。同时,病毒通过变异和外膜糖蛋白(Env)的高度糖基化发生免疫逃逸。目前中和抗体的检测主要依赖于体外中和试验,近年来研究者不断对该试验方案进行优化和标准化。对中和抗体作用的相关机制的逐渐阐明、相关检测技术的发展,必将推进疫苗研究的发展,并为疫苗评价提供新的可信的实验依据。
- 林怡钟平
- 关键词:中和抗体艾滋病
- 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7
- 2010年
- 评价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MCV)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检测225例RA患者,253例其他风湿病患者以及8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抗MCV、抗CCP和RF-IgM的水平,比较抗MCV、RF-IgM及抗CCP在RA的诊断中的意义。结果表明:①抗MCV、RF-IgM、抗CCP对RA的敏感性分别为90.67%、86.22%、76.00%,特异性分别为89.49%、86.79%、93.39%;②抗MCV与抗CCP检测对RF阴性RA病例的诊断有一定价值(67.74%和29.03%);③抗MCV、抗CCP与RF-IgM之间均显著相关(P<0.01);④抗MCV与年龄、病程、功能分级、压痛关节数、ESR、CRP、晨僵持续时间及Sharp评分存在相关(P<0.01或P<0.05),而与双手平均握力、肿胀关节数、DAS28无关(P>0.05)。抗MCV对R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抗CCP相比较,其特异性偏低但敏感性则较高。抗MCV能一定程度反应RA的临床病情,且与关节破坏密切相关,可作为RA的血清学指标。
- 何东仪程鹏李姝玉李卓伶白凤鸣沈杰丁琴连艳玲徐列明聂红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 陆金根从瘀血论治习惯性便秘经验被引量:10
- 2018年
- 介绍陆金根教授从瘀血论治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的经验。归纳了历代文献对血瘀便秘病因病机论述,阐述了从瘀血论治习惯性便秘的理论基础。陆教授认为在治疗习惯性便秘运用各种方法效果不明显时,可考虑从瘀血入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活血化瘀药,有时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彭军良王琛郑德梁宏涛指导陆金根
- 关键词:习惯性便秘中医药疗法活血化瘀名医经验
- 谷氨酰胺对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 评价肠内、肠外补充谷氨酰胺对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100例新牛儿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肠外营养组)、肠外谷氨酰胺1组[肠外营养1组,在常规肠外营养中静脉补充谷氨酰胺0.3 g/(kg·d),其中谷氨酰胺取代了处方中相应氨基酸的量]、肠内谷氨酰胺Ⅰ组[肠内营养1组,口服添加谷氨酰胺0.3 g/(kg·d),谷氨酰胺取代了常规肠外营养中相应氨基酸的量]、肠外谷氨酰胺2组[肠外营养2组,在常规肠外营养中静脉补充谷氨酰胺0.3 g/(kg·d)]、肠内谷氨酰胺2组[肠内营养2组,口服添加谷氨酰胺0.3 g/(kg·d)],每组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氨基酸的剂量按照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给予[从1.0~2.0 g/(kg·d)开始,增至3.5 g/(kg·d)].首要终点指标为达到全肠内喂养日龄[标准配方摄入量≥120ml/(kg·d)]、胃潴留次数、完全脱离肠外营养时间和死亡率.次要终点指标为体重变化和头围变化、肝功能、肾功能、呼吸机应用天数、住院天数.结果 5组患儿达到全肠内喂养日龄、胃潴留次数及脱离肠外营养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患儿肝肾功能水平及体重增长、头围增长、抗生素应用天数、住院天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肠外谷氨酰胺1组和2组较对照组呼吸机应用天数显著减少(P<0.05).死亡率通过意向性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肠外谷氨酰胺1组RR为1.053,95%CI为0.952~1.164;肠内谷氨酰胺1组RR为1.333,95%CI为1.035~1.717;肠外谷氨酰胺2组RR为1.053,95%CI为0.952~1.164;肠内谷氨酰胺2组RR为1.25,95%CI为1.004~1.556.结论 补充谷氨酰胺未能缩短达到全肠内喂养天数、减少胃潴留次数、缩短全肠外营养应用时间;肠外补充谷氨酰胺可以减少新生儿呼吸机应用大数.新生儿肠外补充谷氨酰胺对患儿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 王莹蔡威陶晔璇汤庆娅冯一吴江
- 关键词:谷氨酰胺新生儿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6年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退行性改变,导致骨性或纤维结构的形态和容积异常,单一平面或多平面的一处或多处管腔内径狭窄,引起神经根、马尾及血管受压。其治疗原则为对于初发或轻度DLSS先行非手术治疗(如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治疗无效或有明显神经根痛者行手术治疗。
- 唐果薛锋潘明芒吕波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椎板切除术脊柱融合术微创手术
- 认知行为教育和自我管理预防抑郁症复发恶化的效果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结合认知行为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预防抑郁症患者复发或恶化的效果。方法非发作期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3分的门诊抑郁症患者开放式进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随访1年。干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教育、参加自助团体和对抑郁情绪自我管理,对照组继续常规治疗。主要结局是抑郁复发或恶化发生风险,采用生存分析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两组之间生存曲线。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抑郁复发或恶化风险(X2=5.70,P〈0.05)、年复发或恶化率[干预组27%(8/30),对照组53%(16/30),X2=4.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复发或恶化时间[干预组(4.75±2.49)月,对照组(6.63±3.10)月,t=-1.4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失访风险(X2=1.66,P〉0.05)、年失访率[干预组13%(4/30),对照组23%(7/30),X2=1.00,P〉0.05]和平均失访时间[干预组(7.25±3.78)月,对照组(4.00±2.58)月,t=1.7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治疗结合认知行为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可能有效预防抑郁症复发或恶化。
- 汪作为王亚光方芳陆志萍王萍方贻儒
- 关键词:抑郁症团体治疗自我管理
- 新型带环克氏针张力带与普通克氏针张力带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比较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观察对比新型带环克氏针张力带与普通克氏针张力带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的87例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5例未完成随访(未纳入统计),余82例完成随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45例,应用新型带环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疗;对照组(B组)42例,应用普通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疗。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数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随访时间、并发症)、术后NRS疼痛评分、膝关节AKS功能评分。结果共82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研究组(A组)4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2.72±0.98)个月;对照组(B组)40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2.96±1.16)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NRS疼痛评分、AKS评分、患者满意度的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内固定松动(A组0例,B组4例,<0.05)及克氏针引起的疼痛方面(A组0例,B组5例,<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伤口愈合不良方面(A组0例,B组1例,>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带环克氏针张力带技术治疗髌骨粉碎骨折疗效可靠,能有效减少内固定松动及内固定引起的疼痛,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 殷诺薛锋张辉黄晓燕肖海军朱龙章潘明芒
- 关键词:髌骨骨折张力带
- GSK-3β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研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GSK-3β)对子宫内膜样腺癌已分化细胞株Ishikawa、HEC-1-A及未分化细胞株KLE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GSK-3β小分子干扰RNA(GSK-3βsiRNA)转染上述3种细胞株,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GSK-3β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Brdu掺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对细胞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情况。结果:转染GSK-3βsiRNA后,3种细胞株中GSK-3β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Ishikawa、HEC-1-A细胞Brdu掺入率降低,S期细胞数比例减少,凋亡率增加,caspase-3表达上调;细胞侵袭能力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KLE细胞株与对照组相比,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结论:GSK-3β能促进已分化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株Ishikawa、HEC-1-A的增殖和侵袭;但是对未分化的KLE细胞株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无明显影响。
- 赵明智张英丽刘颖涛金鸿雁曹琦丰有吉
- 关键词:糖原合成酶激酶3小分子干扰细胞增殖肿瘤侵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