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E0803-50108017)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5
相关作者:周学鹰马晓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建筑
  • 5篇水乡
  • 5篇江南水乡
  • 3篇汉代
  • 2篇斗栱
  • 2篇遗产
  • 2篇木作
  • 2篇建筑文化
  • 2篇汉代建筑
  • 2篇大木作
  • 1篇单层建筑
  • 1篇诞生地
  • 1篇地域文化
  • 1篇地域文化研究
  • 1篇学科
  • 1篇渊源
  • 1篇葬制
  • 1篇市域
  • 1篇思维
  • 1篇思维方式

机构

  • 12篇南京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2篇周学鹰
  • 6篇马晓

传媒

  • 6篇华中建筑
  • 2篇中原文物
  • 2篇建筑史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室内设计与装...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新建筑

年份

  • 1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南水乡建筑中砖装饰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对江南水乡建筑砖装饰及其文化,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联系历史典籍、现代论著等,进行了较系统分析。
周学鹰
关键词: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被引量:8
2007年
该文在回顾已有论著的基础上,对江南水乡建筑文化保护进行了探讨,指出要保护江南水乡建筑文化遗产,首先应做好两项基础工作,一是保护江南水乡建筑文化的物质基础——土地、水网;二是文化上的自觉,并反思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使得可持续发展、生态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周学鹰马晓
关键词:江南水乡建筑文化
重檐建筑考被引量:5
2007年
将历史典籍文献、现存文物资料、现代研究论著等相结合,系统考证了中国古代重檐建筑的起源、功能造型及其构架特征。
马晓
关键词:渊源架构
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本文对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的形成与衍变进行了探讨,指出其从尚武轻侠、到崇商重文的嬗变过程,与全国文化中心逐渐南移过程相一致;并联系考古发掘实物资料、古代典籍,扼要进行分析、论证。
马晓周学鹰
关键词:江南水乡地域文化
从秦汉骊山汤遗址看汉代单层建筑结构技术
2006年
依据秦汉骊山汤遗址,当时一般为单层的居住建筑,大多采用外围承重墙、内为木构架的土木混合结构;但考古也发现有内部木构架、三边夯土墙(带有壁柱)的结构,说明秦汉时期的单层建筑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周学鹰
关键词:单层建筑土木建筑
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之二)——斗栱之分类:柱头铺作、转角铺作、补间铺作被引量:5
2006年
该文对汉代建筑大木作之斗栱技术进行研究,联系考古发掘实物资料,现代研究论著等,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
周学鹰
关键词:汉代建筑
杰阁齐浮云 飞廊绕梵宫——浙江海宁盐官唐安国寺建筑设计研究
2007年
唐代寺院多采用院落布局,且为数众多,其建筑往往规模宏大、雄伟壮丽。有些大型寺院主殿建筑左右各布置一座小殿(即左钟右藏)。其它建筑,如配殿、三门多用楼阁;飞廊形式多样;四角设角楼等。这些平面布局特征及建筑艺术特色等,在浙江海宁盐官唐代安国寺修复建筑设计中得到体现。
周学鹰马晓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建构思维方式初探
2008年
论文将历史典籍文献、考古发掘资料、现代研究论著、现场调研等相结合,系统探讨了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建构思维方式,及其对我国古代建筑构架体系形成的影响。
马晓
关键词:木构架
“建筑式”明器与“明器式”建筑被引量:3
2003年
针对汉代墓葬建筑中存在的'木构瓦顶'或'石砌'房屋,以及利用棺椁葬具模拟实际建筑物的情况,论文提出'明器式'建筑与'建筑式'明器的概念,分析了它们的内容、类型、形式及特点,对其出现的时期、思想渊源及演化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周学鹰
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之一)——斗栱被引量:8
2006年
该文对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之斗栱进行研究,联系考古发掘实物资料,现代研究论著等,进行系统地分析、论证。
周学鹰
关键词:汉代建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