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XKS011)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宪伦胡芸黄超冯振萍桂署钦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主义
  • 3篇大学生
  • 3篇政治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社会主义
  • 3篇思想政治
  • 3篇特色社会主义
  • 3篇教育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治教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社会主义理论
  • 2篇社会主义理论...
  • 2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主义理论
  • 2篇就业
  • 1篇大学生就业
  • 1篇大学生就业力
  • 1篇大众

机构

  • 9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广西机电职业...

作者

  • 5篇李宪伦
  • 2篇冯振萍
  • 2篇黄超
  • 2篇胡芸
  • 1篇黄平芳
  • 1篇桂署钦
  • 1篇唐爱琼
  • 1篇梁远海
  • 1篇叶宗波
  • 1篇吴彬

传媒

  • 2篇学校党建与思...
  • 2篇学术论坛
  • 2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力的培育被引量:6
2012年
目前,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要想顺利就业,大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优势,即核心竞争力,高校要全力打造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等于拥有了很好的就业力。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包括良好的实践能力、扎实的专业能力、独特的异质性、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胡芸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就业力
论特色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与指导
2009年
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渠道的时代主导性思维出发,在论证其基本关系及意义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普及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整合和理论与实践对接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叶宗波李宪伦吴彬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发展被引量:3
2012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施与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实践来源,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结果揭示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施要素建设,处理好制度体系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联系基本关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施的优势,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新一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施与建设的实践要求,决定并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地发展。
梁远海李宪伦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两个学科诞生及其意识形态学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证明被引量:5
2009年
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为主导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诞生,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得到理论与实践证明。而这两个学科研究的有机整合与党的理论工作武装和相关建设有效结合,预示并推动了意识形态学学科研究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在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诞生的哲学证明基础上,就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有机整合形成意识形态学进行了立论分析和论证。
黄平芳李宪伦桂署钦
关键词:理论武装工作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就业观及其转变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对大学生的就业观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大学生就业观的具体措施。
胡芸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
传统民族伦理的文化凝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体系构建的文化彰显被引量:1
2013年
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的文化凝炼是中华各民族伦理文化的观念整合与道德彰显,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伦理发展的文化基础,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伦理发展方向应以传统道德文化优秀品质的现代弘扬为引领,在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伦理发展平台上彰显民族优秀文化的伦理底蕴及其道德文化软实力,从而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中华各民族伦理文化观念共融、和谐与发展。文章就如何推进并逐步实现民族传统伦理的文化凝炼与现代伦理发展体系构建的文化彰显作了初步论证与探讨。
黄超冯振萍李宪伦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伦理现代伦理文化彰显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属性话语范畴的三维向度学术发展
2013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属性话语范畴的三维向度学术发展研究,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而下"实践应用发展方向的"为什么话语"新体系构建学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而上"理论发展方向的辞学理论研究,以及属性话语对应关系范畴内的创新发展方向学术研究等三个维度。开展这三维向度学术发展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方法和话语思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科学发展的应然要求和必由路径。
唐爱琼李宪伦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论大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培养
2011年
道德敏感性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基础,它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道德行为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情感淡漠、对很多事情熟视无睹,问题就出在大学生道德敏感性不强。这种现象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利他能力,高校作为育人的摇篮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培养,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冯振萍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敏感性角色扮演
高等学校和谐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高校学生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有全新的内涵,其体系也面临着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内容创新以及手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黄超
关键词: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