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341198025)
-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孙月华朱振安汤亭亭姚晓戴尅戎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在假体周围骨溶解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模拟聚乙烯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观察骨溶解的组织学反应和界膜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保护素(OPG)和骨保护素配体(OPGL)的变化,了解上述物质在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实验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经双侧膝关节向股骨远端植入钛合金棒,术后2、4、6、8、10周分别向左侧膝关节注入聚乙烯颗粒,右侧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材,观察界膜的组织学改变、TNF-α的浓度和OPG、OPGL的mRNA含量变化。所得数据选用配剥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注射颗粒侧钛合金棒周围有明显界膜形成,界膜中的TNF-α也有明显增高。RT-PCR半定量分析发现,注射颗粒侧界膜组织中OPG mRNA水平低于对照侧,而OPGL mRNA水平则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聚乙烯颗粒可引起钛合金棒周围多种细胞参与的异物肉芽肿反应,成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OPGL的合成增加而OPG的合成减少,此过程可能与TNF-α的升高有关。
- 王晓庆朱振安孙月华唐坚汤亭亭戴尅戎姚晓
- 关键词:骨溶解肿瘤坏死因子-Α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