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859)

作品数:2 被引量:91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小红贾文祥丁宛琼杨春张再容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转染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模型
  • 1篇酶链反应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诊断
  • 1篇合酶
  • 1篇分子信标
  • 1篇肝炎
  • 1篇肝炎病毒
  • 1篇HCV
  • 1篇丙型
  • 1篇病毒

机构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作者

  • 1篇王升启
  • 1篇张再容
  • 1篇杨春
  • 1篇丁宛琼
  • 1篇王小红
  • 1篇贾文祥

传媒

  • 1篇国外医学(分...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HCV体外复制细胞模型的建立
2006年
目的建立HCV体外复制细胞模型。方法用含有生长HCV基因的p90/HCVFL-longpU质粒,转化Sure细胞,36℃摇菌18h,提取质粒,以线性化DNA为模板,用T7RNA体外转录系统作体外转录,转录产物RNA作RT-PCR、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采用lipofectin包裹HCVRNA转染生长良好的HepG2细胞。转染48h后收集细胞,TRIzol提取RNA,分别用正链及负链引物作RT-PCR,确定转染细胞中有无HCV的复制中间体及病毒核酸。作免疫组化确定有无病毒NS3、NS5抗原。结果体外可获得高浓度全长HCV-RNA,但转染未获成功。结论全长HCV-RNA转染细胞模型的建立尚需进一步研究。
丁宛琼杨春贾文祥王升启张再容
关键词:肝炎病毒丙型转染细胞模型
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91
2001年
基于荧光能量传递技术的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实时监测PCR反应 ,准确敏感地测定模板浓度及检测基因变异等 ,它的出现 ,极大地克服了原有PCR技术存在的不足如交叉污染等问题 ,并改善了PCR技术的应用如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观测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 ,判断药物疗效等。本文概述了目前几种荧光定量PCR技术即Taqman、Amplisensor、分子信标、Lightcycler及复合探针法的原理及特点。便于更好地理解及应用这项技术。
王小红
关键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子信标基因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