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厅基金(BM2006716)

作品数:1 被引量:26H指数:1
相关作者:逄勇李一平刘洋颜润润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再悬浮
  • 1篇太湖
  • 1篇内源
  • 1篇外源
  • 1篇风浪
  • 1篇沉积物

机构

  • 1篇河海大学

作者

  • 1篇颜润润
  • 1篇刘洋
  • 1篇李一平
  • 1篇逄勇

传媒

  • 1篇水利学报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内外源共同作用对太湖营养盐贡献量研究被引量:26
2008年
本文根据环太湖25条主要入湖河流的监测结果对入湖水量及污染物输入量进行分析,计算了不同季节外源对太湖营养物质的贡献量。分别于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太湖梅梁湾水体开展5次野外试验,利用沉积物捕获器收集沉积物,采用Gansith公式法计算沉积物的再悬浮通量,并建立其与风速的关系;对代表不同风浪作用下的太湖悬浮物进行7次静沉降试验,计算悬浮物的静沉降通量,并建立其与风速关系。以3.7m/s为界对底泥悬浮沉降过程进行分解和概化,并利用近10年的风速资料估算太湖年均内源释放量。计算结果表明,全年外源负荷和内源释放对太湖营养盐的贡献总量COD为24.23万t、总氮为3.80万t、总磷为2 045.20t,其中内源所占比例分别为20.47%,20.44%和13.47%外源、内源对太湖的贡献量在不同季节有较大差异,夏季贡献量最大,春季次之。风浪作用下的COD、TN释放量只相当于外源输入量的25.7%,而TP释放量仅相当于外源输入量的15.6%。外源输入量对营养盐的贡献占据相当高的比重,太湖河道入湖污染负荷的增加是太湖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
逄勇颜润润李一平刘洋
关键词:内源外源再悬浮风浪沉积物太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