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6217)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4
相关作者:许光文高士秋汪印董利张聚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新疆大学湘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气化
  • 2篇流化
  • 2篇流化床
  • 2篇催化
  • 2篇
  • 1篇低氮燃烧
  • 1篇低阶
  • 1篇低阶煤
  • 1篇动力学
  • 1篇氧化镍
  • 1篇再燃
  • 1篇造纸黑液
  • 1篇中煤
  • 1篇石油焦
  • 1篇水分
  • 1篇水分控制
  • 1篇气化特性
  • 1篇气体再燃
  • 1篇燃烧
  • 1篇热解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过...
  • 2篇湘潭大学
  • 2篇新疆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6篇许光文
  • 3篇高士秋
  • 2篇杨运泉
  • 2篇张聚伟
  • 2篇钟梅
  • 2篇余剑
  • 2篇董利
  • 2篇汪印
  • 1篇王芳
  • 1篇郭景海
  • 1篇岳君容
  • 1篇韩江则
  • 1篇尚校
  • 1篇刘云义
  • 1篇马凤云
  • 1篇于德平
  • 1篇钟林
  • 1篇张玉明
  • 1篇曾玺
  • 1篇申文龙

传媒

  • 2篇化工学报
  • 1篇煤炭转化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Partic...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andem fluidized bed elutriator——Pneumatic classification of coal particles in a fluidized conveyer被引量:4
2012年
Coal moisture control (CMC) in coking process, which reduces coal moisture before loading the coal into the coke oven, allows substantial reduction in cok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crease in coke productivity. The technology is seeking to integrate the coal classification, thus calling it the coal classifying moisture control (CCMC), to separate the fine and coarse coal fractions in the CMC process so that the downstream coal crushing can only treat the coarse fraction. CCMC adopts a reactor that integrates a fluidized bottom section and a pneumatic conveying top section. The present work investigates the pneumatic classification behavior in a laboratory CCMC reactor with such a configuration by removing the coal fraction below a given size (e.g., 3.0 mm) from a 0 to 20.0 mm coal fe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l classification were dominated by the gas velocity in the top conveying section, and the required gas velocity for ensuring the maximal degree of removing a fine coal fraction could be roughly predicted by the Richardson and Zaki equation. The effect of bottom fluidiz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CCMC is also examined.
Zhouen LiuYimin XieYin WangJian YuShiqiu GaoGuangwen Xu
关键词:煤炭分类煤颗粒RICHARDSON水分控制
流化床中造纸黑液催化石油焦气化特性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实验室规模流化床气化反应器,考察了造纸黑液对石油焦水蒸气气化反应的催化效果,并分析了其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造纸黑液不仅能显著提高石油焦的气化反应活性,还能大幅提高气化气中H2的含量。脱水黑液添加量为黑液与石油焦质量之和的10%时催化效果较好,达到相同气化反应速率时的反应温度比纯石油焦气化低200℃左右;在相同反应温度下提高气化反应速率5倍左右,可提高气化气中H2体积分数约8百分点。黑液中的碱金属活性组分能够破坏石油焦中的C=C芳香结构,同时与石油焦中的碳结合生成活性较高的碳氧复合物C(O),从而提高气化反应速率;碱金属还促进了水煤气变换和CH4水蒸气重整反应,使得H2的生成量增多。因此,造纸黑液是一种有效的石油焦气化生产富氢合成气的催化剂。
于德平张玉明杨运泉高士秋许光文
关键词:石油焦造纸黑液流化床催化气化
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及其对煤焦气化动力学的应用被引量:11
2013年
在概述最新研发的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micro-fluidized bed reaction analysis,MFBRA)方法与应用的基础上,应用该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半焦-CO2、半焦-水蒸气等温气化反应动力学,并与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TGA)求取的气化反应动力学数据比较。在最小化气体扩散的实验条件下,利用MFBRA和TGA测定求算的半焦-CO2、半焦-水蒸气气化反应在受反应动力学控制的低温段的活化能非常接近,说明了MFBRA对等温气化反应分析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实验研究还发现:半焦-CO2、半焦-水蒸气气化反应在MFBRA中受反应动力学控制的温度范围较在TGA中明显宽,且在具有明显扩散影响的高温段通过MFBRA测定的半焦-CO2气化反应表观活化能明显大于利用TGA测定的值,表明在MFBRA中受到的气体扩散抑制效应较小。
曾玺王芳韩江则张聚伟刘云义汪印余剑许光文
关键词:热重反应动力学
不同煤燃烧方式降低NOx排放比较及解耦燃烧应用被引量:22
2012年
采用两段反应器研究了三种煤在不同燃烧方式下抑制NOx生成的效果。结果表明,煤的热解气和部分气化生成气再燃均能较好的抑制NOx生成,抑制效果优于空气分级燃烧,解耦燃烧方式抑制NOx生成的效果最显著,相对于传统燃烧其NOx排放降低了32%以上。煤种对各种燃烧方式降低NOx的程度有明显影响,煤中单位氮含量的燃料比(固定碳/挥发分)越小,煤的热解气和部分气化生成气再燃以及解耦燃烧方式下NOx的排放量越低。在煤部分气化生成气再燃烧方式中,部分氧化气化段通氧量不同,降低NOx排放的效果也不同,在氧气体积分数为8%~10%时的NOx生成量最低。基于解耦燃烧技术原理,研制了1.4 MW解耦燃烧工业锅炉,在燃烧同一煤种时,解耦燃烧锅炉和传统立式锅炉相比,烟气中NOx排放量降低了32.9%。
尚校高士秋汪印董利许光文郭景海
关键词:低氮燃烧气体再燃
焙烧及还原温度对Ni-Mg甲烷化催化剂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共沉淀-水热复合法制备Ni-Mg/Al2O3催化剂,考察焙烧和还原温度对其结构和甲烷化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RD,H2-TPR,TEM等表征,发现随焙烧温度升高,催化剂中NiAl2O4物相呈增多趋势,至900℃时,催化剂中镍物种完全以NiAl2O4形式存在,催化剂表面积从500℃焙烧的130m2/g降至900℃焙烧的34m2/g.针对600℃焙烧的催化剂,反应活性随还原温度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最佳还原温度为650℃,这主要是受Ni物种还原度、还原后Ni晶粒尺寸等多重因素影响.通过关联甲烷化性能与催化剂结构发现,NiO与载体之间相互作用适中,还原后表面能够形成较小的镍晶粒,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甲烷化活性和稳定性.
申文龙余剑刘姣杨运泉许光文
关键词:氧化镍甲烷化焙烧温度还原温度
流化床-输送床耦合装置中煤颗粒的气力分级被引量:4
2011年
引言 流化床内颗粒与流体混合激烈,传热与传质效果好,颗粒在全床内的温度和浓度均匀一致,故流化床广泛应用于燃烧、气化及热解过程中。然而,不同粒径颗粒的流化特征有所差别,且所需要的转化时间及转化温度不同。目前的热解技术使得各粒径的煤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相同,
钟林钟梅董利张聚伟马凤云许光文
关键词:流化床
低阶碎煤有氧热解制备兰炭的工艺条件被引量:7
2012年
以流化石英砂为介质,研究了热解温度、O2浓度、原煤停留时间及粒径等流化条件对由小粒径低阶碎煤所制半焦的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13mm小粒径低阶煤在热解温度大于850℃及O2浓度、热解时间分别不低于3%(ψ)和120s的条件下,可制得固定碳含量高于82%(ω)、挥发分含量低于7%(ω)的兰炭.热解温度由650℃升至950℃,碳晶格的微晶晶面间距(d002)由0.383nm减小至0.372nm,半焦晶格的有序化程度增加.氧气浓度为7%(ψ)时,半焦的比表面积最大,为242.71m2/g,同时氧化反应活性也最大.延长有氧气氛下的热解时间,半焦孔隙结构因烧蚀而坍塌,半焦的比表面积和活性降低.
钟梅高士秋张志凯岳君容许光文
关键词:低阶煤半焦热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