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070307)
- 作品数:7 被引量:161H指数:7
- 相关作者:崔丽君魏雪梅花霞冯晓芬董文菊更多>>
- 相关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川北医学院巴中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文关怀护理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9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减轻手术患者焦虑、恐惧、消除消极心理、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 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对2008年11月后收治的76例食管癌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后给予热心关怀,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74例占97.37%手术患者术中未发生因情绪紧张、恐惧心理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始终保持安静,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随访患者,75例占98.68%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结论 将人文关怀运用于食管癌患者护理的整个过程中,使患者感受到了人性关怀的温暖,从而减轻焦虑、恐惧的心理,主动配合手术,对整个手术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文红英杨艳孙雪梅邓力张小燕苟静
-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食管癌
- 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教育效果。方法将104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在两组患者入院时及起搏器植入术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SAS)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评分并比较,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手术前SAS评分较入院时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术后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能减轻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杨苓魏雪梅方杰肖娴崔丽君
- 关键词:人文关怀健康教育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护理
- 临床护理路径在烧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提高烧伤患者疾病健康教育质量,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5.01,P〈0.05)。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94.0%,对照组为7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烧伤疾病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
- 董文菊李开芬段柯旭
- 关键词:健康教育烧伤护理路径
- 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运用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中的运用,以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再发率,减少致死、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10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式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104例(98.11%)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因为情绪紧张、活动、排便用力等引起再出血,2例患者因为出血量大自动出院,105例(99.06%)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结论: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能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致死、致残率,能有效降低再出血的发生。
- 董文菊任华蓉段柯旭李开芬
- 关键词:人文关怀健康教育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
- 人文关怀护理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36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直接溶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患者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患者遵医行为调查表》以及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与评价,总体衡量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患者满意度、患者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经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遵医行为、住院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焦虑紧张情绪,提高满意度及遵医行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掌握健康知识,促进其早日康复。
- 冯晓芬花霞李涵冰郑江华崔丽君
- 关键词:腔静脉滤器人文关怀护理
- 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3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围手术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直肠癌结肠造瘘口围手术期患者按实施人文关怀前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调查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并能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 崔丽君魏雪梅冯晓芬游川花霞
- 关键词:结肠造瘘口人文关怀自我护理能力围手术期护理
- 直肠癌造瘘患者负性心理状况调查及全程综合性干预效果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对直肠癌造瘘患者负性心理状况调查,了解其手术期间负性心理状况,并探究全程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直肠癌造瘘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本组观察对象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直肠癌造瘘手术的90例患者以及体检健康人员,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直肠癌造瘘患者负性心理状况。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全程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HAMD、SAS评分,并评价正常心理恢复、正常护理造口以及排便正常等护理效果。结果:直肠癌造瘘患者HAMD、SAS评分均显著高于体检健康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93,28.455;P〈0.001);两组患者护理后HAMD、SAS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护理后观察组HAMD、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43±2.04)分、(44.56±5.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52,-7.843;P〈0.001);观察组正常心理恢复、正常护理造口以及排便正常人数比例分别为93.33%、91.11%、82.22%,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68.89%、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1,6.944,4.486;P〈0.05)。结论:直肠癌造瘘患者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经全程综合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改善负性心理状况,相较于常规护理效果更佳。
- 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