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重大科技项目(S20080019)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4
- 相关作者:林志华董迎辉姚韩韩朱东丽柴雪良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浙江万里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泥蚶生长性状相关AFLP分子标记的筛选被引量:9
- 2012年
- 以浙江乐清泥蚶养殖群体为育种基础群,经过2代连续选育获得了泥蚶快速生长品系,生长对比试验发现其在壳长、壳高、壳宽、总体质量等性状上都表现出了显著的生长优势。为了研究快速生长品系的遗传结构并筛查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泥蚶快速生长品系和对照组群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和电泳检测。采用40对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在64个个体中共扩增出2180条带谱,扩增位点总多态性比例达85.6%。从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s信息指数反映的遗传多样性来看,选育品系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对照组群体。群体遗传分化系数GST(0.0224)和基因流Nm(22.2811)数据显示,两群体间遗传变异很小,存在明显的基因流动。通过比对AFLP指纹图谱的位点差异,在2180条扩增带中共筛选出了7个显著性差异位点,其中2个位点只在选育品系中出现,2个位点在选育品系中出现的频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另有3个位点在对照组中出现频率显著高于选育品系(P<0.05)。据此初步确定这些位点为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候选标记。
- 董迎辉姚韩韩林志华肖国强柴雪良
- 关键词:泥蚶生长性状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 泥蚶(♀)×毛蚶(♂)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以泥蚶为母本、毛蚶为父本,运用同步催产法,同时收集泥蚶的卵和毛蚶的精子进行人工杂交,采用普通光镜和荧光显微镜,对泥蚶(♀)×毛蚶(♂)受精及胚胎发育的细胞学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毛蚶的精子可以附着并穿过泥蚶的卵膜进行受精,并激活卵子减数分裂使其释放第一极体(PB1)和第二极体(PB2),能够形成雌、雄原核并发生原核联合,接着受精卵开始进行卵裂;杂交受精率统计为60.2%,发育速度较自交组慢;杂交胚胎发育前两次卵裂发育基本正常,后期才出现明显畸形;囊胚期持续时间很长,只能发育到担轮幼虫期,且纤毛越来越长,最后全部死亡。另外,在实验中发现有多精入卵和多极分离现象。
- 朱东丽林志华董迎辉姚韩韩柴雪良
- 关键词:泥蚶毛蚶杂交受精胚胎发育
- 泥蚶生长性状相关AFLP分子标记的筛选
- 以浙江乐清泥蚶养殖群体为育种基础群,经过2代连续选育获得了泥蚶快速生长品系,生长对比试验发现其在壳长、壳高、壳宽、总重等性状上都表现出了显著的生长优势。为了研究快速生长品系的遗传结构并筛查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利用AF...
- 董迎辉姚韩韩林志华肖国强柴雪良
- 关键词:泥蚶生长性状AFLP
- 文献传递
- 文蛤遗传标记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朱东丽林志华董迎辉王昭萍
- 关键词:文蛤软体动物门双壳贝类双壳纲帘蛤科
- 泥蚶4个快速生长家系的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16
- 2011年
-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泥蚶4个快速生长家系(J5♂×Z19♀、Z7♂×J26♀、S1♂×Z3♀、S6♂×Z22♀)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用筛选出的9对引物组合在4个家系共124个个体中扩增出506个位点,多态位点比例72.53%。遗传结构分析表明,4个家系的多态位点比例为51.14%~60.75%。从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反映的遗传多样性来看,4个家系的遗传多样性由大到小依次为J5♂×Z19♀>S6♂×Z22♀>S1♂×Z3♀>Z7♂×J26♀。基因分化系数GST和AMOVA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家系内个体间。4家系间总遗传分化指数FST=0.383 7,说明家系间已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表明,J5♂×Z19♀与其它3个家系间的遗传距离均较大(0.120 1~0.125 4),单独分出一支,而S1♂×Z3♀与S6♂×Z22♀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089 6),首先聚在一起。另外,在4个家系的指纹图谱中找到了40个特征性标记,可作为家系鉴别的分子标记。依据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差异分析,可有效预测快速生长家系选育的最佳亲本配组,为分子标记辅助泥蚶家系选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 姚韩韩董迎辉林志华朱东丽
- 关键词:泥蚶家系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