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11A169)

作品数:23 被引量:97H指数:7
相关作者:谭丕强胡志远楼狄明李文书李博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机械工程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5篇柴油
  • 13篇轿车
  • 12篇柴油轿车
  • 11篇排放特性
  • 11篇柴油机
  • 10篇生物柴油
  • 9篇燃料
  • 5篇粒径
  • 5篇粒径分布
  • 5篇发动机
  • 4篇替代燃料
  • 3篇油耗
  • 3篇天然气制油
  • 2篇起动
  • 2篇燃油
  • 2篇燃油经济性
  • 2篇租车
  • 2篇模态
  • 2篇冷起动
  • 2篇混合燃料

机构

  • 25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上海大众汽车...

作者

  • 25篇楼狄明
  • 25篇胡志远
  • 25篇谭丕强
  • 3篇李博
  • 3篇李文书
  • 2篇周舟
  • 2篇鲍锡君
  • 2篇谢霞
  • 2篇冯谦
  • 1篇孙鹏举
  • 1篇黄佳俊
  • 1篇姜耀
  • 1篇孙晓清
  • 1篇林建军
  • 1篇范文佳
  • 1篇姚笛
  • 1篇赵坚勇
  • 1篇李金
  • 1篇任进
  • 1篇张同

传媒

  • 5篇汽车技术
  • 5篇汽车工程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车用发动机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内燃机学报
  • 2篇汽车工程学报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铁道机车车辆
  • 1篇汽车安全与节...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油轿车NEDC循环的颗粒排放特性被引量:2
2011年
以一台轻型柴油轿车为试验样车,采用颗粒数量及粒径分析仪对轿车NEDC循环的排气颗粒进行测试,研究其排气颗粒数量、粒径分布和几何平均粒径.结果表明:车辆加速阶段,总颗粒数密度增大且出现峰值;车辆减速阶段,总颗粒数密度先出现一个波峰,然后急剧下降,这在EUDC循环最后期的减速区域尤为明显.UDC首个循环单元的初始怠速工况下,核态颗粒数密度高于聚集态颗粒.暖机后的UDC和EUDC循环单元内,等速工况的聚集态颗粒数密度普遍高于核态颗粒.加速阶段,聚集态颗粒和核态颗粒数密度均有所升高.减速阶段,聚集态颗粒数密度降低,但核态颗粒数密度却有所升高且占主导地位,其数量分数大都在80%以上.UDC首个循环单元的单位里程颗粒数量排放最高,其余3个市区循环基本相同,而EUDC循环的单位里程排放颗粒数则明显低于UDC循环.NEDC每个循环单元的颗粒粒径均呈准正态分布,峰值粒径都出现在50~60,nm范围内.整个NEDC循环的颗粒几何平均粒径,最大为怠速工况时的55,nm,最小为减速工况时的37,nm.
谭丕强冯谦胡志远楼狄明
关键词:柴油轿车粒径分布
柴油轿车燃用生物柴油的模态颗粒排放特性被引量:5
2012年
以帕萨特柴油轿车为试验样车,使用排气颗粒数量及粒径分析仪(EEPS),对分别燃用沪Ⅳ柴油、生物柴油混合体积分数分别为5%,10%,20%和50%的沪Ⅳ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纯生物柴油的模态颗粒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GB18352.3—2005Ⅰ型试验循环中,该车燃用生物柴油的聚集态颗粒数量浓度下降,核模态颗粒数量浓度上升,总颗粒数量浓度变化不大;随着生物柴油混合比例的增加,该车燃用沪Ⅳ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排气颗粒的平均粒径降低,颗粒数量浓度峰值向小粒径方向偏移.
胡志远林建军谭丕强楼狄明
关键词:柴油轿车生物柴油颗粒粒径
柴油轿车燃用煤制油的排放特性被引量:8
2011年
对帕萨特柴油轿车分别燃用沪四柴油和煤制油的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沪四柴油比较,该柴油轿车燃用CTL的CO、NOx、C+NOx、PM和CO2排放分别降低39.3%、6.2%、6.4%、32.7%和2.5%;GB18352.3—2005Ⅰ型试验循环中,该柴油轿车城区循环的CO排放较高,在城郊循环的NOx、HC+NOx和PM排放较高,城区循环和城郊循环的CO2排放相当。
胡志远程亮李文书谭丕强楼狄明
关键词:柴油轿车煤制油
柴油轿车燃用不同替代燃料的模态排放特性被引量:3
2012年
对国产某柴油轿车分别燃用国Ⅱ柴油、沪Ⅳ柴油、B10、G10和C10等5种燃料时的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其按GB18352.3—2005Ⅰ型循环测试时HC、CO、NOx和CO2的模态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与国Ⅱ柴油相比,燃用B10、C10、G10和沪Ⅳ柴油时的HC、CO、NOx和CO2排放都较低;在GB18352.3—2005Ⅰ型测试循环中,HC排放主要集中在市区循环;CO排放主要集中在市区冷态循环;而NOx和CO2排放则主要集中于市郊循环;在加速阶段,HC、NOx和CO2排放均增加。
胡志远孙鹏举谭丕强楼狄明
关键词:柴油轿车替代燃料
柴油轿车燃用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被引量:8
2012年
在一辆柴油轿车上燃用纯柴油、柴油中分别掺混5%、10%、20%和50%的B5、B10、B20和B50混合燃料以及纯生物柴油B100,进行整车NEDC循环的排放试验,研究其CO、HC、NOx和PM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柴油轿车燃用这6种燃料的CO、HC和PM排放主要集中在ECE15市区行驶循环,而EUDC城郊行驶循环的NOx排放量比ECE15循环有所增加。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升高,柴油轿车的CO、HC和PM排放量均有所降低。燃用掺混比例较低的B5、B10和B20混合燃料时,NOx排放略低于纯柴油;而燃用掺混比例较高的B50和B100时的NOx排放比纯柴油高。
谭丕强周舟胡志远楼狄明
关键词:柴油轿车燃料生物柴油
车用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的颗粒数量排放被引量:15
2010年
研究了车用电控共轨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燃料的排放特性,重点探讨了排气颗粒数量的尺寸分布及浓度特性。所用4种燃料分别为纯柴油、纯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掺混体积配比分别为10%和20%的B10、B20混合燃料。结果表明:与柴油相比,使用B10和B20燃料的气态排放变化较小,纯生物柴油的HC和NOx排放有明显变化。柴油机排气颗粒数量的尺寸分布呈现单峰或双峰对数分布。生物柴油降低了聚集态颗粒的数量浓度,同时增加了核态颗粒的数量浓度。随着生物柴油配比的增加,发动机排气颗粒总数量浓度大都呈持续上升趋势,在高负荷下更为明显。但在低负荷燃用低配比生物柴油燃料时,聚集态颗粒数量的影响变大。
谭丕强胡志远楼狄明
关键词:柴油机燃料生物柴油
柴油轿车冷起动颗粒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使用排气颗粒数量与粒径分析仪对一辆帕萨特柴油轿车进行了冷起动和热起动对比试验,研究其起动过程的颗粒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柴油轿车冷起动颗粒排放数量浓度与热起动相比显著增加,其中,聚集态颗粒数量浓度增加明显,而核模态颗粒数量浓度差别不大;冷起动排放颗粒表面积浓度、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显著高于热起动;冷起动过程燃油消耗量也比热起动成倍增加。因此,冷起动不但造成颗粒排放恶化,且严重影响柴油轿车的燃油经济性。
楼狄明姜耀谭丕强胡志远
关键词:柴油轿车冷起动油耗
发动机燃用GTL柴油的颗粒数量排放被引量:1
2011年
以一台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为样机,研究了发动机燃用天然气制油(GTL)的排气颗粒数量及粒径分布规律。所用燃油分别为纯柴油、纯GTL柴油以及GTL柴油掺混比为10%,20%的G10、G20燃料。试验工况为最大转矩转速1 500r/min和标定转速2 300r/min的负荷特性试验,负荷百分比分别为10%,25%,50%,75%和100%。结果表明无论燃用柴油,还是GTL柴油或混合燃料,该柴油机排气颗粒数量随粒径变化大都呈现明显的双峰对数分布状态。其排气核态颗粒的峰值粒径在10nm附近,聚集态颗粒峰值集中出现在40~50nm之间。随着GTL柴油配比的增加,各工况下不同粒径的颗粒数量大都持续下降,其中排气核态颗粒数量明显下降,在高速高负荷下更为显著;而聚集态颗粒也较纯柴油有一定的降幅,其中G20和纯GTL柴油更为明显。
谭丕强鲍锡君胡志远楼狄明
关键词:柴油机天然气制油粒径分布
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核态颗粒排放被引量:21
2010年
以一台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为样机,使用排气颗粒数量及粒径分析仪EEPS,研究了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核态颗粒排放特性。所用燃油为纯柴油、生物柴油掺混配比分别为5%、10%和20%的B5、B10和B20燃料。结果表明:发动机排气颗粒数量随粒径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或双峰对数分布形态,核态颗粒的峰值粒径在6 nm至10 nm之间。生物柴油配比上升,增加了该机核态颗粒的峰值数量浓度,颗粒总数量浓度大都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核态颗粒数量增加占有主导因素;在低负荷燃用低配比生物柴油燃料时,B10燃油的颗粒总数量浓度最低。
谭丕强楼狄明胡志远
关键词:柴油机生物柴油粒径分布
轿车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循环变动特性被引量:9
2011年
对轿车柴油机燃用柴油、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及生物柴油的循环变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生物柴油对轿车柴油机的平均指示压力、压力峰值、压力峰值相位、压力升高率峰值等缸内压力特征参数及燃烧始点、燃烧持续期等燃烧特征参数的循环变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柴油混合比例的增加,该机的平均指示压力、压力峰值、压力升高率峰值、燃烧始点的循环变动率减小;压力峰值相位及燃烧持续期的循环变动率增大。
何中兵胡志远谭丕强楼狄明
关键词:柴油机生物柴油燃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