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38)
- 作品数:13 被引量:168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登国张京祥殷洁罗震东沈正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南京大学山东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 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被引量:31
- 2007年
- 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性和分异性。文章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帕雷托(Pareto)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校验,从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两个方面,对近年来该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城市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性,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两级分化和空间收敛趋势明显。
- 马晓冬沈正平
- 关键词:城市化
- 县域城市化进程中的个体障碍与对策
- 2009年
- 分析了县域城市化进程中的个体性障碍,从文化资本、社会资本2方面构建了农民资本体系,最后探讨了农民的终结,以期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与农民身份的转变。
- 张登国
- 关键词:县域城市化
- 县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制度创新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县域城市化是梯度城市化的重要节点,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路径,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县域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存在很多制度性障碍,比如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土地制度障碍是其中比较关键的一个层面。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宅基地制度等都制约着农民的城市化,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解除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和进城的障碍,促进农民进城,推动县域城市化的发展。
- 张登国
- 关键词:县域城市化土地制度
- 中国县域城市化的多元类型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县域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梯度类型,县域城市化的多元类型是关于县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总结,是对不同类型县域城市化成功发展的条件、优势、路径等方面的高度概括。由于县域城市化发展受市场、政府、区位、资源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了县域城市化发展的多元模式或类型。在此,主要对其中的一些典型类型做一下研究分析,分析它们的发展路径、动力等,为中国县域城市化的整体发展提供经验性借鉴,推动中国整体县域城市化的发展。
- 张登国
- 关键词:县域城市化
- 县域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障碍被引量:1
- 2010年
- 县域城市化是梯度城市化的重要节点,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路径,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县域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存在很多制度性障碍,比如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的障碍,土地制度的障碍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层面。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宅基地制度等都制约着农民的城市化,因此,必须通过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解除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和进城的障碍,促进农民进城,推动县域城市化的发展。
- 张登国
- 关键词:县域城市化土地制度
- 我国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困境与对策被引量:26
- 2009年
-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居家养老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日益严峻的养老要求,民办养老机构作为一种介于"政府"与"家庭"之间的新型养老形式,能够有效缓解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但是,民办养老机构在运转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境,比如民办养老机构普遍资金投入不足、民办养老机构缺乏专业服务人员、民办养老机构管理不够规范等。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民办养老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加强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等,推动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提高养老的社会化水平。
- 张登国
- 关键词:民办养老机构
- 中国县域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发展路径被引量:8
- 2009年
- 县域城市化是中国梯度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是建构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路径。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县域城市化还存在众多的问题,比如县城的城市化拉动力不足、县域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制度性障碍的普遍存在等,影响了县域城市化的进程和发展速度。因此,有必要通过县城的场域功能与结构升级、城镇生活方式与品质再造、乡村建设与新田园生活样态、产业集聚与提升城市就业、制度投入与社会结构创新等各种方式,促进县域城市化与县域社会结构的发展。
- 张登国
- 关键词:县域城市化
- 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区域金融发展——基于中部地区的实证分析
- 2011年
- 运用中部地区1995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保护和发展偏好,扭曲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以重工业和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对区域金融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以市场机制为发展基础的第三产业以及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力的推动了区域金融发展。
- 张登国
- 关键词:金融发展
- 家庭碳排放视角下的中国绿色城市建设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利用我国2006年74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各个城市一个标准家庭的碳排放进行了有效估算并进行排名。结果表明,在以标准家庭碳排放为唯一衡量指标时,淮安和宿迁是最"绿色"的城市,大庆和牡丹江是最"灰色"的城市;即使在最"灰色"的城市大庆,一个标准家庭产生的碳排放量仅是美国最"绿色"城市圣地亚哥的1/5;城市人口规模、人口增长、收入、气温和城市化发展模式等因素对碳排放均有影响,家庭碳排放量与一月份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
- 张登国高原
- 关键词:碳排放气温
- 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区域金融发展研究——基于中部地区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运用中部地区1995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保护和发展偏好,扭曲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这造成了以重工业和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对区域金融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以市场机制为发展基础的第三产业以及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区域金融发展。
- 张登国
- 关键词: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