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C209)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章翔贺晓生费舟贺亚龙更多>>
-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脑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PG15在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英文)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不同时间点脑额叶皮层组织中候选可塑性相关基因15(candidate plasticity related gene 15,CPG15)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8只和DAI组36只;采用头颅侧向旋转致伤方法制作DAI模型,并按伤后大鼠处死时间分为第1 d、4 d、7 d、10 d、14 d、21 d组,每组6只。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额叶皮层CPG15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变化特点。CPG阳性结果判断标准以细胞浆内出现棕黄染色颗粒为阳性,反之为阴性。结果正常对照大鼠额叶皮质中无CPG15的表达;DAI后,CPG15表达于神经元细胞的胞浆内。DAI后1 d,大鼠大脑皮层仅见少量CPG15表达;DAI后4 d、7 d、10dCPG15表达逐渐增强,至14 d达到峰值;损伤后第21 d仍维持在较高水平。DAI后不同时间,神经元数量逐渐增多。结论DAI后,随着脑内CPG15表达增强,神经元数量也逐渐增多,提示二者存在正相关;本文对有关机理进行了讨论。
- 贺晓生贺亚龙章翔费舟
- 关键词:脑损伤形态学变化
- 大鼠头颅侧向旋转脑损伤模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英文)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头颅侧向旋转致脑损伤大鼠模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及机制。方法成年大鼠20只,制作头颅瞬间侧向旋转脑损伤模型,测量头颅旋转前及旋转后6h的BAEP,测量电极置于颅顶左侧C2点,左耳予短暂click声刺激,右耳持续予噪声掩蔽,经1000次叠加平均,记录BAEP各波形的潜伏期、波间期和波幅值。结果大鼠头颅旋转后6h和Ⅴ波潜伏期、Ⅰ~Ⅲ和Ⅲ~Ⅴ波波间期明显较旋转前延长,Ⅰ和Ⅴ波波幅较旋转前明显降低,而旋转前后Ⅰ波潜伏期、Ⅰ~Ⅴ波波间期以及Ⅰ波波幅无显著差异。结论头颅瞬间侧向旋转可引起BAEP异常,此与脑干内特殊传导通路的破坏有关,其结构基础为脑干广泛神经轴索损伤。
- 贺晓生章翔费舟
- 关键词:脑损伤BA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