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2B010200024)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赵亮史占军闫广华瞿东滨张美超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向分化
  • 1篇多向分化潜能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衍生
  • 1篇血小板衍生生...
  • 1篇血小板衍生生...
  • 1篇衍生生长因子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退变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原始细胞
  • 1篇再生修复
  • 1篇人脐
  • 1篇人脐带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终板
  • 1篇生物力学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赵亮
  • 2篇史占军
  • 1篇赵卫东
  • 1篇张美超
  • 1篇王吉兴
  • 1篇瞿东滨
  • 1篇李广军
  • 1篇闫广华
  • 1篇宋兵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2013年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且在适宜微环境下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种原始细胞.1991年Caplan[1]把骨髓中能黏附于塑料培养板表面,在体外高度扩增并可多向分化的细胞群命名为MSCs;2003年Covas等[2]首次报道脐带中有存在干细胞的可能性;Wang等[3]也证实在脐带的Wharton's jelly区域可分离出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目前发现hUCMSCs有诸多优点,应用潜能较大,现就hUCMSCs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广军赵亮王吉兴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特性人脐带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能力原始细胞MSCS
磷酸钙骨水泥在骨组织再生修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3年
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在1985年由Brown等人首次报道[1],CPC天然理化性质与人体骨骼成分相类似,生物兼容性好,无细胞毒性,能在低温固化和塑型,并且具有骨传导能力,因此,CPC一经面世便受到骨组织修复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
邱耿韬史占军赵亮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羟基磷灰石
磷酸三钙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修复SD大鼠颅骨标准骨缺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新型生物功能化复合材料在SD大鼠颅骨标准骨缺损中再生修复作用,为骨生物材料的基础研究、成骨及成血管提供实验资料。方法 3月龄雄性SD大鼠颅骨标准缺损模型随机分入不同实验组,观察时间6周。实验分为CaPfromGEM21、CaPfromGEM21+10 ng复合了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CaPfromGEM21+100 ng BMP-2、CaPfromGEM21+0.3μg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CaPfromGEM21+3μg PDGF-BB和空白组。对标本行X线、Micro CT,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及相关的定量分析。结果 X线影像提示各组骨缺损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骨折线逐渐模糊,PDGF-BB组的骨缺损基本修复。Micro CT可见各组骨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新生骨长入。新生骨体积定量结果提示添加PDGF-BB组新生骨明显多于BMP-2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HE染色切片各组均未见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缺损中可见染色均一的新生骨组织,新生骨内及周围可见散在的新生血管,新生骨面积百分数提示10 ng BMP-2组新生骨面积百分数及0.3μg PDGF-BB组新生骨量百分数均明显大于单纯材料组(P<0.05),新生血管密度定量提示4个添加因子的实验组的新生血管密度均明显大于空白组及单纯材料组(P<0.05),4个添加因子的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fromGEM21复合BMP-2/PDGF-BB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缺损修复效果优于单纯材料植入,有望成为理想的新型骨再生修复替代材料之一。
何瑞轩肖建斌宋兵黄志会赵亮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再生修复
腰椎间盘退变对软骨终板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研究腰椎终板不同位点的压应力分布规律,分析腰椎间盘退变对软骨终板压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一青壮年男性新鲜尸体的腰椎运动节段标本,螺旋CT机对腰椎运动节段进行连续CT扫描,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L4/5运动节段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模拟椎间盘正常状态和椎间盘退变状态,在L4、L5椎体终板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结点,分别代表椎体终板正中部、左右侧边缘、后中部和前中部,对上下软骨终板压应力分布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椎间盘退变组较正常组的终板压应力均显著增大,上下终板在轴向加载、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加载时椎间盘退变组较正常状态时应力分布均显著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椎间盘退变因素对终板的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随着椎间盘退变,椎间盘软骨终板应力显著增大。
赵亮闫广华瞿东滨赵卫东史占军张美超
关键词:腰椎软骨终板腰椎间盘退变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