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0201120043)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廖与禾温广瑞李杨何庆臧廷朋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新疆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篇动刚度
  • 1篇动平衡
  • 1篇动平衡方法
  • 1篇频谱
  • 1篇频谱校正
  • 1篇平衡方法
  • 1篇全息
  • 1篇转子
  • 1篇转子系统
  • 1篇最小二乘
  • 1篇最小二乘法
  • 1篇阈值
  • 1篇相位
  • 1篇相位补偿
  • 1篇阶次跟踪
  • 1篇快速傅里叶变...
  • 1篇积分
  • 1篇积分方法
  • 1篇各向异性
  • 1篇傅里叶

机构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4篇廖与禾
  • 2篇温广瑞
  • 1篇郎根峰
  • 1篇林京
  • 1篇臧廷朋
  • 1篇李帅
  • 1篇陈鹏
  • 1篇孙鹏
  • 1篇何庆
  • 1篇李杨

传媒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结合阶次跟踪与动刚度分析的无试重全息动平衡方法被引量:2
2016年
传统动平衡方法需要通过频繁的试重测试获取机组动力特征参数,对系统振动信息的利用不足、平衡效率低下。在无试重测试条件下获取转子系统动力特征参数是提高转子动平衡效率的关键。首先采用阶次跟踪技术解决了变转速过程的信息提取精度问题,将全息谱拓展应用于非平稳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对全息伯德图进行的进动和模态分解,则有效地消除了非平衡因素的干扰;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转子系统模型并结合全息谱分析提取动刚度参数,构建并求解激励、动刚度与振动响应的关联方程组,实现了转子不平衡量的无试重计算。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在无需试重的情况下实现了转子系统前两阶模态不平衡的一次配重平衡,效果良好,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蒋瑞祥廖与禾李帅孙鹏陈鹏
关键词:阶次跟踪动刚度
基于精确信息重构的故障转子系统振动加速度信号积分方法被引量:19
2013年
在分析总结加速度信号时域积分法与频域积分法优缺点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精确信息重构的故障转子系统振动加速度信号积分方法。该方法利用故障转子系统振动信号由转频、倍频及分倍频分量构成为主的特点对加速度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通过特征频率分量提取并将所提取的分量的幅值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幅值低于阈值的分量认为是噪声分量,予以剔除,高于阈值的分量保留并进行精确频谱校正;根据校正后各个频率分量的频率、幅值和相位积分重构出相应的速度信号和位移信号。精确信息重构方法在去除宽频噪声和保留有用特征信息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时域和频域积分具有更高的精度和优越性。
温广瑞李杨廖与禾何庆
关键词:快速傅里叶变换阈值频谱校正
基于稳健回归分析的转子系统不平衡量识别被引量:9
2016年
不平衡是造成转子系统振动过大、影响其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最小二乘算法(least squares,简称LS)在不平衡量识别过程中存在对外界干扰或异常值敏感的问题,改进的加权最小二乘算法(weighted least squares,简称WLS)虽然能够降低异常值的影响,但需要经验积累并对振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稳健回归分析的转子系统不平衡量识别方法,通过构建优化的目标函数自动消除异常值的影响,得到正常状态下转子系统不平衡量的最佳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外界干扰和异常值的影响,准确识别出转子系统不平衡量。
臧廷朋温广瑞廖与禾
关键词:转子最小二乘法不平衡
全息动平衡相位补偿方法被引量:5
2014年
全息动平衡法融合转子系统测振截面中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振动参量制定系统的配重方案,以保证各测振截面周向各方向均具有良好的振动;然而全息动平衡法以初相矢为平衡目标制定的配重方案有时会出现不能保证测振截面周向振动的情况。通过各向异性转子系统失衡和响应关系的分析研究,发现初相矢与转子系统的失衡量之间存在线性映射关系;在原始失衡与配重截面存在轴向位置差异的条件下,受系统降维等效的影响,失衡和响应'椭圆映射'关系中的时间耦合问题是影响初相矢平衡方案不可靠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相位补偿方法修正并优选初相矢对应的配重方案,以消除时时间耦合问题的影响;通过仿真试验,现场案例分析,验证了相位补偿方法对应配重方案的可靠性。
郎根峰林京廖与禾
关键词:各向异性相位补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