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1B01)

作品数:70 被引量:923H指数:19
相关作者:郑殿峰韩晓增冯乃杰王树起李晓慧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7篇大豆
  • 17篇植物
  • 17篇植物生长
  • 14篇调节剂
  • 14篇生长调节剂
  • 13篇植物生长调节
  • 13篇植物生长调节...
  • 9篇根系
  • 8篇叶片
  • 8篇酶活性
  • 7篇土壤
  • 7篇斑病
  • 7篇大豆叶
  • 7篇大豆叶片
  • 6篇氮素
  • 6篇灰斑
  • 6篇灰斑病
  • 6篇固氮
  • 5篇蛋白
  • 5篇生理指标

机构

  • 30篇东北农业大学
  • 25篇黑龙江八一农...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黑龙江省农业...
  • 4篇黑龙江省农垦...
  • 4篇通辽市农业科...
  • 3篇黑龙江省农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省林副...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大豆工程...
  • 1篇黑龙江农业职...
  • 1篇大庆高新技术...
  • 1篇海伦市农业技...
  • 1篇黑龙江省巴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0篇郑殿峰
  • 17篇韩晓增
  • 16篇冯乃杰
  • 15篇王树起
  • 13篇李晓慧
  • 12篇乔云发
  • 12篇严君
  • 10篇赵黎明
  • 9篇龚振平
  • 8篇杜吉到
  • 8篇马春梅
  • 7篇丁俊杰
  • 6篇陈庆山
  • 6篇项洪涛
  • 6篇王守宇
  • 6篇许艳丽
  • 5篇董守坤
  • 5篇王志坤
  • 5篇赵玖香
  • 5篇刘珊珊

传媒

  • 23篇大豆科学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植物保护
  • 3篇中国油料作物...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作物杂志
  • 3篇作物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核农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3篇2010
  • 23篇2009
  • 19篇2008
  • 5篇2007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茎叶柄显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试验于始花期叶面喷施SODM、CC和DTA-6,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茎叶柄显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改善了大豆叶片的光合特性,DTA-6效果最佳;均明显增加了大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密度和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P/S),增加大豆叶片主脉的导管数目、输水横截面积和韧皮部横截面积;增加大豆叶柄维管束横截面积和叶柄导管数目;对茎部表皮厚度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均增加了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的厚度,且SODM主要促进了次生木质部厚度的增加,CC主要促进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厚度的增加,DTA-6主要促进了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厚度的增加。
赵玖香郑殿峰冯乃杰刘冰
关键词:大豆叶柄解剖学光合特性
不同土地利用和施肥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及相关肥力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4
2009年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和施肥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和相关肥力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苜蓿和土地休闲两种方式与裸地相比脲酶、转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脲酶活性增加了24.5%和25.0%,转化酶活性增加了18.4%和18.9%,磷酸酶活性增加了54.6%和50.4%,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了8.52%和59.3%,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3.8%、13.0%和36.8%、33.7%,但苜蓿和休闲两种方式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施肥方式间相比,土壤酶活性、土壤全碳、全氮及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相差显著,其高低顺序为:NPKOM(氮、磷、钾肥+有机肥)>NPKST(氮、磷、钾肥+秸秆)>NPK(氮、磷、钾肥)>CK(无肥)处理;施肥特别是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使土壤全碳、全氮、有效养分含量显著增加。这表明黑土经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及施肥后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得到改善。
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王守宇李晓慧
关键词:施肥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酶活性有效养分
大豆7S球蛋白亚基相对含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以7S球蛋白亚基组成各异的稀有大豆种质为试材,系统分析了7S球蛋白三个主要亚基(α′-、α-和β-亚基)的相对含量与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α′-亚基的相对含量与蛋白质总量呈显著负相关;α′-与α-亚基的相对含量与氨基酸组份间的负相关多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β-亚基的相对含量与蛋氨酸、胱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苏氨酸呈极显著正相关。(2)脂肪含量与α′-、β-亚基的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α-亚基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α′-亚基的相对含量与亚麻酸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α-亚基的相对含量与棕榈酸呈显著负相关,与亚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硬脂酸和亚麻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亚基组成表现分别为(α′+α)-亚基缺失和α′-亚基缺失的日B-1和日A-5是具有较大育种潜力的优异种质。(4)通过遗传学的手段调整亚基含量,是选育"双高"(高蛋白、高脂肪)品种的新思路。
刘珊珊王志坤葛玉君刁桂珠田福东高丽辉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品质性状
发光杆菌NJ菌株的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测定了发光杆菌NJ菌株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细菌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其中对甘蓝黑斑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猝倒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对该菌的发酵条件研究表明,该菌在种龄为24h、接种量在4%~6%条件下,在TSY培养液中72h即可获得较高的抑菌活性。而装瓶量为10~50mL/100mL锥形瓶,转速为120~200r/min对菌的活性影响不大。不同温度处理发酵液,其抑菌活性发生变化,其中经60℃处理10min后,抑菌活性降低约50%,说明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成分可能有多种。
马丽丽台莲梅许艳丽李春杰韩新华
关键词:发光杆菌植物病原真菌抑菌活性
缺磷胁迫对大豆根系形态和氮磷吸收积累的影响被引量:38
2010年
采用砂培培养方法研究了缺磷胁迫对大豆根系形态和氮磷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促进了大豆根系的生长,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等均比正常供磷条件下增加,从而增大了大豆根系对磷的吸收利用。大豆植株体内总氮含量随着营养液中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缺磷抑制了大豆对氮磷的吸收利用,不同器官中的氮磷含量,籽粒中最高,根瘤中的氮含量显著高于地上部和根,表明根瘤是氮素贮存的一个主要场所;不同磷处理间,无磷与高磷以及低磷与高磷处理间均达到了5%的显著差异。缺磷胁迫增加了大豆的磷素吸收效率,而降低了大豆的磷素利用效率,这是大豆对缺磷胁迫的一种适应机制。
王树起韩晓增严君李晓慧乔云发
关键词:低磷胁迫根系形态磷积累磷效率大豆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酶分布特征及相关肥力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4
2007年
以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利用方式(湿地草甸、旱田系统、退耕成草、退耕成林)对土壤酶分布特征及相关肥力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利用方式不同,土壤酶活性(转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有较大差异。未开垦的湿地草甸,土壤酶活性、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含量均为最高,开垦20年后,上述各种指标含量均有较大幅度降低;由耕地恢复为湿地后,土壤酶活性、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含量有较大幅度的回升,而耕地恢复为林地后,上述各种成分也有不同程度地增加。因此,要保持三江平原湿地较高的土壤肥力和生物学特性,维持三江平原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稳定,对已开垦湿地进行部分退耕还湿势在必行。
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王守宇许艳丽
关键词:三江平原湿地土壤酶活性
大豆7S球蛋白(α+β)-亚基缺失型种质的α-与β-亚基基因的测序与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明确大豆7S球蛋白(α+β)-亚基双缺失特性是否是由于α-与β-亚基基因的缺失或变异引起的。【方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和α-与β-亚基基因的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该种质α-亚基基因特异性引物的PCR扩增结果与对照基本一致,β-亚基基因的则与对照不同。α-亚基基因扩增片段与对照的同源性较高,为90.9%,二者的区别主要存在于扩增片段的5′-端;β-亚基基因间的同源性较低,仅为53.1%。另外,在该材料β-亚基基因扩增片段的两端,检测到一对短的反向重复序列。【结论】该种质α-与β-亚基同时缺失的特性不是由α-与β-亚基基因的缺失引起的;α-与β-亚基基因的扩增序列与对照存在一定的差异,基因序列间的差异是否为导致α-与β-亚基缺失的直接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确认。
刘珊珊孟凡立刁桂珠王志坤葛玉君郑天慧姜自芹曾蕊李文滨
关键词:DNA测序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07年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能够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如抑菌物质、杀虫蛋白和胞外酶等。其中产生抗生素是共生细菌的普遍特征,并且其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疫霉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对共生细菌的有效抑菌成分进行分离提取,有助于发现新的抗生素。本文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抑菌作用活性物质的种类、致病机理、产生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马丽丽许艳丽台莲梅
关键词: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代谢物抑菌作用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大豆磷积累和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采用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草酸、苹果酸及其混合酸)对大豆磷积累和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有机酸促进了大豆植株磷的吸收积累,大豆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有机酸对大豆磷的吸收积累均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有差异;外加低分子量有机酸使无机磷总量、难溶态磷(Ca10-P、Al-P和O-P)含量均显著降低,而可溶态磷的Ca8-P含量显著增加,柠檬酸和草酸使Ca2-P含量显著增加,表明低分子量有机酸促进了土壤难溶态磷向可溶态磷转化,作用大小顺序为柠檬酸>草酸>混合酸>苹果酸;同时,大豆根系分泌物也促进部分难溶态磷向可溶态磷转化,使无机磷总量、除Ca2-P外的其他无机磷组分均有所降低,按磷释放比例的大小来看,对大豆吸磷的贡献大小顺序为O-P>Fe-P>Ca10-P>Al-P>Ca8-P>Ca2-P。
王树起韩晓增严君李晓慧乔云发
关键词:低分子量有机酸磷积累无机磷形态转化大豆黑土
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大豆根系解剖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在砂培框栽条件下,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2-N,N-二乙胺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烯效唑(S3307)浸种对大豆‘垦农4号’根系生长的调控效应,并比较不同浓度条件下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根系的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L-1DTA-6和0.4mg·L-1S3307浸种后中柱鞘直径、根系木质部及韧皮部截面积均增加,线粒体及淀粉质体等结构清晰,线粒体、淀粉质体、质体数量丰富;而其他浸种处理对根细胞发育的上述指标的调控效果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50mg·L-1DTA-6和0.4mg·L-1S3307浸种有利于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
冯乃杰阎秀峰郑殿峰刘冰
关键词:大豆根系植物生长调节剂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