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PKJ2011-Y9)

作品数:1 被引量:21H指数:1
相关作者:梁旭刘粤吴亮张岩刘树义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数字化骨科
  • 1篇胫骨
  • 1篇胫骨平台
  • 1篇胫骨平台后外...
  • 1篇后外侧
  • 1篇骨科
  • 1篇骨折

机构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1篇范鑫斌
  • 1篇罗从风
  • 1篇杨铁毅
  • 1篇龚璐璐
  • 1篇刘树义
  • 1篇张岩
  • 1篇吴亮
  • 1篇刘粤
  • 1篇梁旭

传媒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1
2014年
背景:如今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已由起初的内外侧"双轨道结构"逐步转型为"360°全方位立体结构",国内外学者们更关注平台后侧结构的稳定性、复位情况以及对复位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后侧平台的内固定材料的选择仍无明确定论,存在较大争议。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通过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技术,模拟胫骨平台后外侧1/2和后外侧1/4骨折。分别使用前侧2枚6.5 mm拉力螺钉、外侧4.5 mm L型钢板以及后侧3.5 mm T型钢板置入内固定骨折块。在胫骨平台中心处加载500 N纵向应力,比较3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状态。结果与结论:在1/2骨块模型中,前侧拉力螺钉与后侧钢板在各个方向上的位移较小,外侧钢板的位移较其他两种固定方式大。而在1/4骨块模型中,前侧拉力螺钉在各方向的位移优势更明显,后侧钢板的位移居次,外侧钢板的位移最大。1/2骨块上,前侧拉力螺钉的最大应力为36.523 MPa,外侧钢板为153.372 MPa,后侧钢板为115.922 MPa;而在骨块上的最大应力前侧拉力螺钉模型为4.309 MPa,外侧钢板为4.37 MPa,后侧钢板为3.124 MPa。1/4骨块上前侧拉力螺钉的最大应力为36.803 MPa,外侧钢板为153.336 MPa,后侧钢板为104.234 MPa;而在骨块上的最大应力前侧拉力螺钉模型为1.195 MPa,外侧钢板为0.827 MPa,后侧钢板为1.196 MPa。提示前侧拉力螺钉能够承担更大的应力,并在受到应力后位移变化较小,可提供较稳定的支持。而后侧钢板在骨块较大(1/2骨块)时,能够提供较强的稳定性,与拉力螺钉相仿;而在骨块较小(1/4骨块)时,稳定性不如前侧拉力螺钉。外侧钢板在固定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时,稳定性较差,不如前侧拉力螺钉和后侧钢板。
范鑫斌张岩杨铁毅罗从风龚璐璐梁旭刘树义吴亮刘粤
关键词:植入物数字化骨科有限元分析胫骨平台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