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0601079)
-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蔡永林胡敏芝更多>>
- 相关机构: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种下肢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寻找下肢静脉最佳的穿刺置管方法。方法将经下肢化疗的85例肿瘤患者分为三组。外周深静脉组23例,选择内踝大隐静脉起始处或小腿内侧,以15°~30°角进针行静脉穿刺,置入16GPICC导管至大隐静脉末段或股静脉,经X线拍片证实导管尖端位置正确后接通输液装置输液;股静脉组41例,选择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的内侧0.5cm处,针头指向患者头部、与皮肤呈30°~45°角穿刺,置入16G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输液;外周留置针组21例,采用18~22G贝朗留置针,选择下肢浅静脉行静脉穿刺置管输液。结果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操作平均耗时、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股静脉组成功率最低且耗时最多,外周留置针组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最高;外周深静脉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显著短于股静脉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股静脉组发生严重感染1例。结论为预防化疗性静脉炎,应避免使用外周静脉而选择深静脉给药。外周深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穿刺置管比较,操作简单、一次操作成功率高、耗时少,无严重并发症,是下肢深静脉置管较理想的方式。
- 黄石群蔡永林胡敏芝
- 关键词:下肢静脉静脉穿刺股静脉置管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