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508)
-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闫巧娟杨绍青江正强贾会勇李一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枯草芽孢杆菌产β-1,3-1,4-葡聚糖酶的响应面优化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枯草芽孢杆菌5 L发酵罐产β-1,3-1,4-葡聚糖酶的发酵条件。【方法】利用Box-Behnken设计和方差分析。【结果】获得最佳发酵条件为:转速、通气量和培养基pH分别为500 r/min、1.05 vvm和5.08,发酵时间仅为22 h产β-1,3-1,4-葡聚糖酶活力达2 294.4 U/mL。【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5 L发酵罐发酵产β-1,3-1,4-葡聚糖酶的条件合理可行。
- 唐艳斌闫巧娟江正强杨绍青杜雪丹
- 关键词:发酵Β-1,3-1,4-葡聚糖酶响应面优化枯草芽孢杆菌
- 定向进化提高嗜热拟青霉J18耐热β-1,3-1,4-葡聚糖酶在酸性条件下的催化能力被引量:10
- 2011年
- 应用定向进化技术提高了嗜热拟青霉Paecilomyces thermophila J18耐热β-1,3-1,4-葡聚糖酶(PtLic16A)在酸性条件下的催化能力。结合易错PCR和DNA改组的方法,构建了β-葡聚糖酶的突变体文库;利用刚果红染色法建立了阳性克隆的高通量筛选体系。筛选得到的突变酶PtLic16AM1的反应最适pH由7.0变化至5.5,且保持了原有的耐热性和比酶活。突变酶的DNA序列中有4个点位发生突变,引发了4处氨基酸替换,分别是T58S、Y110N、G195E和D221G。结构模拟结果显示,发生突变的4个氨基酸位点中,Y110N位置靠近酶活性中心,而T58S、G195E和D221G则离酶活性中心较远,其中T58S、G195E可能对酶最适pH的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 李一男贾会勇闫巧娟江正强杨绍青
- 关键词:易错PCRDNA改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