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521503)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鞠熀先李建国刘颖严枫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教育部江苏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分子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生物传...
  • 1篇电容传感器
  • 1篇选择性
  • 1篇氧化物
  • 1篇生物传感
  • 1篇生物传感器
  • 1篇生物分子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标志
  • 1篇肿瘤标志物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检测
  • 1篇显色
  • 1篇酶活性检测
  • 1篇免疫分析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材料
  • 1篇辣根过氧化物...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江苏省肿瘤医...

作者

  • 3篇鞠熀先
  • 1篇刘颖
  • 1篇李建国
  • 1篇严枫

传媒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化学传感器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纳米生物传感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围绕生物分子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快速传感分析,近两年实验室结合多种纳米技术,利用制备和获得的先进纳米材料,研制了一系列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包括安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和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过氧化氢、溶解氧、NO、NADH、脱氢酶底物(乙醇)、氧化酶底物(葡萄糖)、谷胱甘肽和L-半胱氨酸等OH^*自由基湮灭剂、苯醌类物质、蛋白质等多种生物分子的分析检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鞠熀先
关键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L-半胱氨酸生物分子电容传感器高选择性纳米材料
免疫分析与细胞检测新原理与新方法研究
2007年
将分析化学与临床诊断相结合,发展临床检测新原理、新方法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前沿领域之一。其中免疫分析,特别是多标志物同时免疫检测新方法的发展,以及细胞检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综述了近3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免分离、准无试剂和全无试剂安培免疫分析,空间分辨多通道安培芯片,底物区带分辨、通道分辨和通道-底物区带二维分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多种免疫分析新概念,细胞检测与表面增殖监测、细胞毒效应研究与药敏检测新方法,对其在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也作了总结。
严枫鞠熀先
关键词:免疫分析分子诊断细胞肿瘤标志物
季胺-辣根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显色新体系及其在酶活性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建立了光度法测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活性的季胺-过氧化氢-HRP新体系,探讨了反应机理.该方法基于含KI的pH4.5PBS介质中,HRP催化H2O2氧化季胺[二(4–二甲氨基苯基)甲烷]的显色反应在462nm处的吸光度.吸光度与HRP活性呈线性关系.该可溶性的季胺比目前临床常用显色剂3,3',5,5'-四甲基联苯胺更稳定,克服了后者的缺点.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测定HRP的线性范围为2.0×10-9~2.5×10-7g/mL,检出限为3×10-10g/mL.应用于HRP标记马抗人甲胎蛋白免疫标记物的测定,结果满意.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李建国刘颖鞠熀先
关键词:辣根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季胺
纳米组装与电化学生物传感被引量:1
2006年
  基于纳米材料的低成本、低毒性、高亲水性、高表面体积比和良好生物兼容性等优越性能,纳米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生命分析领域.近1年来,本课题组成功地将一系列纳米粒子应用于蛋白质和酶等生物分子的固定、新型生物功能界面的构建、以及蛋白质直接电子转移研究和生物传感等方面.……
鞠熀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