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814006)

作品数:39 被引量:361H指数:13
相关作者:刘俊来刘正宏张宏远徐仲元纪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天文地球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岩石
  • 7篇岩石圈
  • 7篇变质
  • 6篇地质
  • 6篇断层
  • 6篇花岗岩
  • 5篇岩石圈减薄
  • 5篇杂岩
  • 5篇早白垩世
  • 5篇锆石
  • 5篇减薄
  • 5篇白垩世
  • 4篇岩浆
  • 4篇年代学
  • 4篇中生代
  • 4篇辽东半岛
  • 4篇流体
  • 4篇流体包裹
  • 4篇流体包裹体
  • 4篇包裹体

机构

  • 2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吉林大学
  • 5篇山东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陕西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沈阳地质矿产...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国土资源
  • 1篇首钢地质勘查...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19篇刘俊来
  • 9篇刘正宏
  • 7篇张宏远
  • 7篇程素华
  • 6篇汪洋
  • 5篇徐仲元
  • 4篇纪沫
  • 4篇李刚
  • 4篇余心起
  • 3篇李春麟
  • 3篇关会梅
  • 3篇董晓杰
  • 3篇王兴安
  • 3篇赵庆英
  • 3篇胡玲
  • 3篇王挽琼
  • 3篇倪金龙
  • 2篇王天武
  • 2篇李雪菲
  • 2篇程立人

传媒

  • 6篇中国科学:地...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地质教育
  • 3篇岩石学报
  • 2篇矿床地质
  • 2篇地质与资源
  • 2篇地学前缘
  • 2篇Scienc...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通报
  • 1篇Journa...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Acta G...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6篇2010
  • 12篇200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秦岭文峪花岗岩山体的隆升时代和幅度被引量:10
2013年
小秦岭地区是我国仅次于胶东金矿区的第二大黄金产地,金矿体赋矿围岩及文峪花岗岩山体抬升的时间、幅度和金矿体的形成深度、保存位置对找寻金矿至关重要。运用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方法对文峪岩体进行了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热演化曲线显示文峪岩体在约138 Ma侵位后,在138~120 Ma间快速冷却,冷却速率达到约20℃/Ma,这一时段代表岩体侵位后的快速冷却时间。热演化曲线和反演曲线均表明,文峪岩体自古近纪始新世约45 Ma至30~35 Ma期间发生快速冷却抬升,冷却速率为16.7℃/Ma,剥蚀量约为4.3 km;后在〈4 Ma冷却抬升,冷却速率约为11.3℃/Ma,剥蚀量达到1.3 km。总体上,文峪岩体剥蚀总量为5.6 km,隆升总幅度为7.3 km,与小秦岭东桐峪金矿床、文峪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所获成矿压力转换为成矿深度的估算结果接近。此外,对巡马道-小河断裂、太要断裂滑动面上绢云母进行了39Ar/40Ar测年,表明小秦岭金矿赋矿变质杂岩、包括华山岩体、文峪岩体在77和45 Ma左右有过强烈隆升活动。这一结果对研究小秦岭金矿的抬升、保存以及太华群变质杂岩、乃至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余心起刘俊来张德会郑勇李春麟陈帅奇李坛
关键词:裂变径迹变质杂岩
P-T Paths Derived from Garnet Growth Zoning in Danba Domal Metamorphic Terrain, Sichuan Province, West China被引量:7
2009年
Danba (丹巴) domal metamorphic terrain belongs to Songpan (松潘)-Ganze (甘孜) orogenic belt, where typical Barrovian and Buchan metamorphic zones are preserved. The former included chlorite, biotite, garnet, staurolite, kyanite and sillimanite zones, while the latter only developed silimanite+muscovite and sillimanite+K-feldspar zones. Integrated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n metamorphic reactions of garnet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T paths and P-T-X-M phase relation and thermal tectonic model for Danba metamorphic zones. Petrological textures in thin sections show that garnet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kyanite-sillimanite zone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Chl+Ms+Pl+Q= Grt+Bt+H2O and kyanite=sillimanite respectively. Based on mineral compositions, the geothermobarometry gives an average P, T condition of (4.9±0.3)×108 Pa, 543±30 ℃ for the first growth stage of the garnet and (5.8±0.3)×108 Pa, 534±29 ℃ for the second stage of garnet growth respectively. Anti-counter clockwise P-T paths were drawn using Gibbs method by NCMnKFMASH system for sample G98686 in the kyanite zone. The P-T-X-M modeling for the first mineral assemblages shows that the prediction is similar to the measured values in gossular, almandine and spessartine but mole fraction of pyrope and Fe/(Fe+Mg) deviated far from the contours; while that for the second mineral assemblages exhibits that the predic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d value of pyrope, grossular content and Fe/(Fe+Mg) of garnet. A thermal tectonic model that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structure levels across the thrust-decollement zones is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P-T paths, metamorphic grades and deformation styles for the staurolite-kyanite zone of the Barrovian type metamorphism, which will provide some constraints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nappe complex.
程素华赖兴运游振东
关键词:石榴石变质带
排山楼金矿韧性剪切带演化过程被引量:4
2014年
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显微构造及石英EBSD组构分析等综合研究表明,排山楼金矿区发育了三期韧性剪切活动,并先后形成了东西向、北东向延伸的韧性剪切带.前者主要表现为右行压扭活动,后者切割了前者,先后经历了左行压扭、左行走滑-伸展等多期构造活动.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中发育大量多晶石英条带与云母的显微构造分层现象,形成于较深的地壳层次及中高温的环境下,石英结晶学优选(CPO)表明石英以柱面、柱面滑移为主,该剪切带可能形成于印支期,是蒙古带与华北太古宇克拉通沿索伦-林西缝合带拼合作用在排山楼地区的一种构造表现.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早期的韧性剪切活动可能发生于~160 Ma,是燕山运动早期活动的结果,该期韧性剪切形成于中低温环境及中浅层地壳层次,显微构造以多晶石英集合体和石英的亚颗粒旋转为代表,石英以菱面滑移为主.晚期的韧性剪切以韧性变形为主,叠加了后期脆性变形,主要表现为低温变形的左行走滑-拆离伸展,发育石英低温颗粒边界迁移、膨凸重结晶和方解石机械双晶,形成于地壳较浅层次,可能与130~120 Ma期间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与破坏作用有关,该期韧性剪切与拆离伸展运动可能直接导致了排山楼金矿的形成.
倪金龙刘俊来唐小玲赵春强曾庆栋
关键词:排山楼金矿韧性剪切带显微构造EBSD
内蒙古中部西乌兰不浪地区太古宙高级变质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内蒙古中部的西乌兰不浪地区分布的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基底主要由中性麻粒岩系和紫苏花岗质片麻岩组成,两者在空间上密切共生,并具有渐变的接触关系.为了研究它们的形成、变质时代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它们进行了SHRIMP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对区内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时代制约.区内麻粒岩和紫苏花岗质片麻岩显示出相近的年代学特征.核部锆石具岩浆韵律环带,其显示出的2507~2545Ma的年龄代表了麻粒岩与紫苏花岗质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间,这表明华北克拉通西部阴山陆块像东部陆块一样存在2500~2550Ma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变质重结晶的幔部和边部锆石则记录了在2500Ma左右发生的大规模连续的区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其变质作用时间与岩浆事件时间间隔不超过50Ma,与东部陆块一致,表明华北克拉通东西部陆块在~2.5Ga具有相似的演化历程.
董晓杰徐仲元刘正宏沙茜
关键词:高级变质岩SHRIMPU-PB定年
使用VBA处理地质数据的方法及步骤——以Excel二次编程为例被引量:4
2011年
VBA是一类适用面广、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能通过控制应用程序运行而实现办公自动化,因而在处理地质数据和绘制图形等方面拥有很大的开发前景。笔者提出一种编程步骤及编程技巧,非常适于没有编程经验的地质工作者使用。操作者不仅可以自行发开和发布工作程序,也可以使用和修改他人的程序,从而使地质工作的自动化水平得到整体的提升。
邱骏挺余心起李春麟杨赫鸣
关键词:地质数据VBA编程技巧
胶东东部鹊山变质核杂岩结构、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13
2016年
自晚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在伸展机制下经历了剧烈的减薄,位于胶东东部华北克拉通南东缘的鹊山变质核杂岩是该时期地壳伸展的一个重要实例.鹊山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构造的三层结构:上盘由早白垩世上叠盆地及其古元古代基底组成,下盘为太古代深变质杂岩与中生代侵入体,上下盘之间被一条主拆离断层所分隔.一系列NNE走向的后期脆性断裂,使得变质核杂岩被肢解和改造.岩石学、几何学、运动学、宏观和显微构造以及石英C轴组构分析表明鹊山变质核杂岩经历了递进剥露过程,即在WNW—ESE区域伸展作用下,发育于中.下地壳,之后经过中一上地壳,最后到达地壳表层次.通过构造和年代学证据分析,限定鹊山变质核杂岩的剥露时代为135~113Ma.综合分析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这一时期发育的不同型式的伸展构造,厘定了胶一辽早白垩世伸展省,同时确定了该区域伸展作用开始于约135Ma,结束于105Ma,并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伸展表现为中一下地壳强烈的流动,第二阶段为中.上地壳的伸展作用.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胶一辽早白垩世伸展省可以作为一个在东亚地区伸展作用下壳.幔拆离作用及其响应的典型案例.
夏增明刘俊来倪金龙张婷婷施性明吴云
关键词:胶东半岛
加强实验课教学改革 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显微构造地质学”课程改革为例被引量:5
2009年
实验课是研究生实践教学中值得重视的环节。本文探讨了地质学领域中"显微构造地质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主要从研究生的课程授课对象的差异性出发,编排循序渐进式的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认为该科目的实践教学必须采用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方法。最后,提出研究生课程改革应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原则。
张宏远刘俊来胡玲
关键词:实验课教学改革
北秦岭二郎坪群晚中生代伸展-走滑-收缩体制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晚中生代,中朝、扬子两地块的拼合带进一步受到强烈的陆内构造-岩浆活动改造,为揭示其规律性,以拼合带上北秦岭二郎坪群主体地块为研究对象,综合开展了中小构造解析、显微构造岩组学、电子探针、年代学等研究。研究发现,二郎坪群主体内部的小寨-二郎坪剪切带具右行韧性走滑特征,大庙-湾潭剪切带具右行韧性走滑兼后期脆-韧性逆掩叠加的特征;^40Ar/^39Ar构造-热年代学分析揭示出一期连续抬升-剥露过程,时间介于~121Ma和~100Ma之间。晚中生代二郎坪群地块经历了伸展-走滑-收缩背景依次控制下的构造改造过程,先是在区域伸展体制下,被内部的小寨-二郎坪剪切带、大庙-湾潭剪切带切割为抱树坪岩片、火神庙岩片、二进沟岩片等构造岩片;在其后的早白垩世早期区域走滑背景下,各构造岩片又发生了平移为主的右行走滑运动;最后,二郎坪岩体的侵入终止了内部小寨-二郎坪剪切带的活动,而大庙-湾潭剪切带也在区域收缩体制下终止活动,从而使二郎坪群重又焊接为一体。研究结果预示着北秦岭二郎坪群晚中生代同时期的构造体制可能与大别山是相反的。
张宏远王宗起刘俊来闫全人王涛闫瑧
关键词:晚中生代二郎坪群构造岩片剪切带^40AR/^39AR年代学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海西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1
2012年
对乌拉特中旗德尔斯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相学、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岩石成因及研究区晚海西期构造演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发育两期:早期为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晚期为中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岩石中的锆石大部分具核-边结构:边部震荡环带发育,Th/U值为0.16~0.50,反映了岩浆成因;核部呈浑圆状,多数具岩浆环带,个别弱分带-无分带,Th/U值为0.06~0.44,表明核部大部分属岩浆型残留锆石,个别为变质型残留锆石。测年结果显示:边部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早、中二叠世((279±3)Ma、(266±3)Ma),代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核部残留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 972±63)Ma、(1 962±43)Ma,代表源岩的形成时代。岩石属于亚碱性系列,REE配分形式呈右倾型,LREE/HREE为5.86~22.81,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Nb,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显示活动大陆边缘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属性反映了早、中二叠世古亚洲洋向华北板块北缘的俯冲作用及古亚洲洋消亡的演化历史。
王挽琼刘正宏王兴安张超范志伟时溢朱凯
关键词:I型花岗岩活动大陆边缘
小秦岭东吉口印支期辉石正长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东吉口辉石正长岩是小秦岭地区此前唯一获得加里东期年龄的岩体,呈不规则卵圆状侵入于古元古代太华群高级变质岩中,发育弱片麻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发现,岩体内部可以分为两种具不同结构特征的岩性,从野外接触关系来看:细粒辉石正长岩形成较早,发育烘烤边;中粒含斑辉石正长岩略晚,发育冷凝边。二者的矿物均由斜长石、钾长石、辉石、角闪石、石英等组成,斑晶主要为辉石和斜长石,辉石和角闪石均发生退变质作用。细粒辉石正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14.8±3.1)Ma(MSWD=0.48),中粒含斑辉石正长岩为(212.9±3.1)Ma(MSWD=5.6),均形成于晚三叠世印支期,而不是此前认为的加里东期。这一组年龄表明,小秦岭地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可能极其微弱,或者不存在该期岩浆活动。总结前人资料,发现东吉口辉石正长岩的形成时代与小秦岭印支期成矿事件同时,印支期岩浆活动与洋陆俯冲转为陆陆碰撞作用有关,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导致了深部物质的上涌,岩浆活动为金的富集提供了热驱动力。
李春麟余心起刘俊来王北颖陈帅奇代堰锫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测年晚三叠世小秦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