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21A021019)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吴新伟龙佳丽周勇张欣强侯水平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沙门菌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分型
  • 1篇血清型
  • 1篇药性分析
  • 1篇中毒
  • 1篇生化
  • 1篇食品
  • 1篇食品污染
  • 1篇食物
  • 1篇食物中毒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致病菌
  • 1篇同源性
  • 1篇同源性分析
  • 1篇临床生化
  • 1篇耐药
  • 1篇耐药性
  • 1篇耐药性分析

机构

  • 4篇广州市疾病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4篇吴新伟
  • 2篇黄冰
  • 2篇侯水平
  • 2篇张欣强
  • 2篇周勇
  • 2篇龙佳丽
  • 1篇刘远兴
  • 1篇张健
  • 1篇邓志爱
  • 1篇伍业健
  • 1篇吴继彬
  • 1篇杨霞
  • 1篇张晶
  • 1篇李建杰
  • 1篇侯海松

传媒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嘉应学院学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质量控制工具在临床生化项目过程能力验证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运用质量控制工具,验证本实验室的过程能力,设计最佳的室内质量控制规则.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CLIA’88)中的分析质量要求,作为临床允许总误差(total allowed error,TEa),结合本实验室的室内质控变异系数(CV%)作为分析方法的不精密度,生化室间质评的偏倚(Bias%)作为分析方法的不准确度,以方法决定图反映检测方法的过程稳定性,用Westgard质控选择表格确定候选方法,以功效函数图和操作过程规范图确定最佳的质控方案.结果:各项目据其分析方法性能特征选择最佳质控规则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结论:实验室运用质量控制工具,确定质控方案,查找本实验室存在问题,开展全面质量控制策略(TQC),保证临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
刘远兴吴新伟李建杰杨霞侯海松
关键词:临床生化
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病原检测与同源性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据统计,国内报道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沙门菌引起的占70%-80%[1-2],其中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中,超过90%是肉类等动物性产品。2014年8月,广州市发生一起因为食用蛋糕店被污染的蛋糕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认这是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对有关标本的病原检测与同源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8月下午10点广州市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市某小区数人出现腹痛、
黄冰周勇龙佳丽侯水平张欣强吴新伟
关键词:沙门菌食物中毒病原检测
2013年广州市腹泻病人沙门菌血清分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了解2013年广州市腹泻病人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用血清凝集实验对分离自广州市8家医院腹泻病人的临床沙门菌株进行血清分型,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其抗生素敏感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相关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337株沙门菌鉴定出38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144株,42.6%)、肠炎沙门菌(53株,15.8%)、斯坦利沙门菌(27株,8.0%)最为常见。337株沙门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敏感性最高,分别是82.2%、86.9%和85.8%;对氨苄西林、链霉素、磺胺复合物、四环素、萘啶酸等抗生素的耐药率都在60%左右;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只有31.8%。结论本地区沙门菌临床株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仍具较高敏感性,但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有加重趋势。针对沙门菌感染应规范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黄冰周勇龙佳丽侯水平张欣强吴新伟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型抗生素耐药性
2013年广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的要求,采集广州市大型超市、农贸市场、餐饮饭店、流动早餐经营点的11类食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9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共采集11类食品418份样品,检出6种食源性致病菌共计14株,总检出率为3.34%(14/418)。其中,检出沙门菌3株,检出率为0.85%(3/351);检出副溶血性弧菌3株,检出率为11.54%(3/26);检出创伤弧菌2株,检出率为7.69%(2/26);检出阪崎肠杆菌3株,检出率为7.50%(3/40);检出蜡样芽孢杆菌2株,检出率为2.53%(2/79);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检出率为0.31%(1/319)。在11类食品当中,生食水产品的检出率最高,为19.23%(5/26);其次为婴幼儿食品,检出率为7.5%(3/40)。结论广州市主要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加强卫生监督管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伍业健邓志爱吴继彬张健张晶吴新伟
关键词:食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