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65002)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杜文亮刘建民成图雅石岩赵卫东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草地蝗虫吸捕机的吸捕试验研究——基于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建模分析
- 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对草地蝗虫吸捕机进行了吸捕率试验,着重考察该机的前进速度、吸头距地高度、吹吸口气流速度、吸头倾角等因素对吸捕率的影响,对试验结果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进行分析,建立了吸捕率与各因素的数学模型,并求解得到了各...
- 柴永强杜文亮李克夫赵卫东
- 关键词: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回归
- 草地蝗虫吸捕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被引量:1
- 2016年
- 为进一步提高草地蝗虫吸捕机的性能,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制的3CHX18型草地蝗虫吸捕机基础上,对相应工作单元进行了改进设计。将风机动力源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改为柴油机直接驱动的独立动力传动型式,提高了机组传动效率和运行的机动性能;同时,将卸料口改进为一种螺旋输出卸料结构,使卸料更方便、快捷。样机试验表明:机组作业安全可靠,传动效率达97.6%,吸吹口气流达到目标速度,卸料装置能连续稳定输出物料,机器整体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 邓喜全杜文亮陈伟刘广硕政东红
- 关键词:蝗虫草地
- 草地蝗虫吸捕机的发展及新式吸嘴的设计被引量:3
- 2006年
- 草地蝗虫吸捕机采用直吸式吸嘴,吸捕率低。在对原直吸式吸嘴、特别是在对吹吸气流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蝗虫在吸捕时的跳跃躲避特性以及对蝗虫悬浮速度的试验测定,设计了吹吸式吸嘴。并对吹吸式吸嘴与直吸式吸嘴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吹吸式吸嘴可将吸口气流速度从原来直吸的20m/s降低为14m/s,可减轻后续设备的负荷;与具有相同吸口气流速度的直吸式吸嘴相比,吸吸式吸嘴轴向、径向吸捕距离分别延长0.5—1倍,负压吸捕区增大1—2倍,能够对更大范围的蝗虫进行有效吸捕,提高吸捕率。
- 刘建民杜文亮裴跃
- 关键词:蝗虫吸嘴
- 草地蝗虫吸捕机吸捕特性参数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针对草地主要危害种群的三龄蝗虫,在测量分析其跳跃特性的基础上,以吸捕率为目标,以机器前进速度、吹吸口气流速度、吸头距地高度等3个可控参数及一个交互作用为试验因素,用正交试验设计安排了草地蝗虫吸捕机的实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吸捕率的影响次序依次为:吸头距地高度、机器前进速度、交互作用、吹吸口气流速度;当吸头距地高度为18cm、吹吸口气流速度为23/21(m/s)、机器前进速度为2.4m/s时,吸捕率可以达87.5%。试验数据为草地蝗虫吸捕机吸捕作业及调整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康晓东杜文亮李克夫张卓然石岩
- 关键词:植物保护正交试验
- 一种用于大型机组设备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由于传统的设备控制算法需要实时监测各个参数,产生线性组合控制失真,导致控制性能不好。提出基于自抗扰耦合分析的污水处理大型机组设备智能控制算法,对大型机组设备进行参数和控制特征描述,然后设计改进的基于自抗扰耦合的三层前向神经元大型机组设备控制器,定义污水厂的大型机组对污水排泄的单位容积特征系数,计算污水排泄系数,当模糊控制的特征方程没有时滞项时,进行自抗扰耦合控制,得到改进控制滑模面,实现控制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可提高对大型机组设备的控制性能,对随机干扰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控制系统输出稳定,在大型机组设备自动化控制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高利军
- 关键词:智能控制大型机组污水厂
- 草地蝗虫吸捕机吸头处流场研究
- 2008年
- 吸头处的流场直接影响着草地蝗虫吸捕机的吸捕率。为了研究吸头处流场的分布,利用FLUENT软件中的RNGk-ε湍流模型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实验数据分析了草地蝗虫吸捕机吸头处流场的速度分布规律,揭示了吸口尾流和吹口射流在蝗虫吸捕过程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从而证明了该湍流模型和数值算法的可靠性。
- 石岩杜文亮赵伟
- 关键词:植物保护流场数值模拟
- 草地蝗虫吸捕机吹吸式吸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针对草地蝗虫吸捕机吸捕率低、蝗虫破碎等问题,在对原直吸式吸嘴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蝗虫在吸捕时的躲避特性以及对蝗虫悬浮速度的实验测定,设计了吹吸式吸嘴。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吸口气流速度、吹口气流速度、吹口倾角、吹口宽度等影响吹吸式吸嘴回旋气幕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直吸式吸嘴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吹吸式吸嘴可将吸口气流速度从原来直吸式的20m/s降低为现在的14m/s,减轻了后续设备的负荷;与具有相同吸口气流速度的直吸式吸嘴相比,其轴向、径向吸捕距离分别延长到1.5~2倍,负压吸捕区增大到2~3倍,能够有效地吸捕蝗虫,提高了吸捕率。
- 杜文亮刘建民赵卫东
- 关键词:植物保护蝗虫吸嘴
- 草地蝗虫在吸捕机吸捕条件下的特性被引量:1
- 2006年
- 草地蝗虫活动的强弱受日照、空气温湿度、地表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制约。在蝗虫活动较盛时,利用自行研制的草地蝗虫吸捕机吸捕蝗虫能收到一定的吸捕效果。研究了吸捕机的声、像以及气流干扰下对蝗虫跳跃高度、跳跃速度和跳跃方向等特性的影响。
- 刘建民杜文亮裴跃
- 关键词:蝗虫
- 草地蝗虫吸捕机吹吸式吸嘴的设计被引量:1
- 2006年
- 针对原草地蝗虫吸捕机采用直吸式吸嘴,吸捕率低。以度蝗虫在吸嘴内壁上撞击、破碎等问题,在对原直吸式吸嘴,特别是在对吹吸气流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蝗虫在吸捕时的跳跃躲避特性以度对蝗虫悬浮速度的实验测定,设计了吹吸式吸嘴,并对吹吸式吸嘴与直吸式吸嘴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1)吹吸式吸嘴可将吸口气流速度从原来直吸的20m/s降低为现在的14m/s,可减轻后续设备的负荷。(2)与具有相同吸口气流速度的直吸式吸嘴相比,其轴向、径向吸捕距离分别延长到115~2倍。负压吸捕区增大到2~3倍,能够对更大范围内的蝗虫进行有效吸捕,提高吸捕率。(3)获得了影响回旋气幕形成各主要因素的合理参数,为草地蝗虫吸捕机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建民杜文亮裴跃
- 关键词:吸嘴蝗虫
- 机械吸捕过程中蝗虫逃逸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野外试验时发现,蝗虫在吸捕的过程中有逃逸现象,并且主要出现在吸头两侧,因而吸捕率的高低跟吸捕机两侧流场的分布有密切关系。从吸嘴水平面更能直观地观察出吸头两侧流场的分布情况,利用Fluent软件中的RNGk-ε湍流模型对吸嘴水平面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试验数据分析草地蝗虫吸捕机吸头两侧流场的速度分布规律,寻求解决蝗虫两侧逃逸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时证明该数值算法的可靠性。
- 成图雅杜文亮
- 关键词:流场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