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7490211)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朱明明侯西勇李明杰应兰兰路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土地利用
  • 2篇黄河三角洲
  • 1篇遥感估算
  • 1篇蒸发蒸腾
  • 1篇蒸散
  • 1篇蒸散发
  • 1篇湿地
  • 1篇黄河三角洲湿...
  • 1篇覆被变化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李明杰
  • 2篇侯西勇
  • 2篇朱明明
  • 1篇路晓
  • 1篇应兰兰

传媒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河三角洲湿地蒸发蒸腾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基于1986年6月5日和2009年6月4日的Landsat TM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及变化特征研究,同时,基于SEBAL模型估算区域蒸发蒸腾量,进而分析湿地蒸发蒸腾的数量特征、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23年间,58.74%的区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发生了变化,未利用地大幅减少,水体和建设用地大幅增加,显著的土地垦殖与耕地荒废则同时存在;蒸发蒸腾强度大小按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排序依次为水体>滩涂>苇地>林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研究区未利用土地变为水体和耕地是导致区域蒸发蒸腾整体提高的主导原因,而耕地流失则是导致区域蒸发蒸腾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但23年间实际变化以前一种情形占优势,因而区域蒸发蒸腾总体呈现为增加趋势。研究结果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水资源管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朱明明侯西勇应兰兰李明杰路晓
关键词:蒸发蒸腾湿地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日蒸散发遥感估算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蒸散发是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过程,研究蒸散发对农业灌溉、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Landsat TM数据和SEBAL模型,详细介绍了日蒸散发遥感估算的方法,分析了黄河三角洲蒸散发的数值特征和空间格局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土地利用类型与蒸散发的关系。结果表明,2009年6月4日黄河三角洲日蒸散发量在0—9.11mm,平均值为5.31mm。蒸散量的空间分异特征较为显著,受下垫面条件的影响突出,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以林地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河口区大范围的盐田和养殖池、中部东营市区周边的平原水库区以及南部广饶县的优质农田区域。水体、林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日蒸散发空间分布频率图均呈单峰分布,耕地受作物类型空间分布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为较明显的双峰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决定了日蒸散发的水平,不同下垫面蒸散发量的日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水体、滩涂、苇地、林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朱明明李明杰侯西勇
关键词:蒸散发土地利用黄河三角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