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200627)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秦雪李山康晓楠舒宏刘银坤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旦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双向电泳分离技术的比较和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比较优化人血清蛋白双向电泳(2-DE)分离技术,提高2-DE对血清蛋白的分辨能力。方法:收集健康人群标本,分别进行多次双向电泳,比较高丰度蛋白的去除前后及传统的考马斯亮蓝染色和SYPRO-ruby荧光染色两种不同的染色方法等因素对双向电泳图谱质量的影响。结果:考马斯亮蓝染色和SYPRO-ruby荧光染色相比,血清2-DE图谱检测到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是(324±25)(n=3)和(785±30)(n=3);去除高丰度蛋白前后比较,未做处理的血清、去除蛋白和IgG血清的2-DE图谱检测到平均蛋白点数分别是(501±25)(n=3)和(813±22)(n=3)。结论:去除高丰度蛋白并结合SYPRO-ruby荧光染色可以大大提高血清低丰度蛋白的解析能力。此方法优化了血清蛋白质2-DE技术,为进一步开展疾病血清蛋白质组研究奠定了基础。
- 舒宏康晓楠李山刘银坤秦雪
- 关键词:双向电泳血清蛋白质组染色
-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蛋白质组学是继基因组学之后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肝脏疾病研究中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综述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 曾江辉李山秦雪陈学杰
-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肝癌肝病
- 两种蛋白芯片筛选血清蛋白标志物的对比分析
- 2009年
- 目的从CM10、IMAC3-Cu这两种芯片中选择适合应用于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研究的芯片种类。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血清各13例,采用CM10、IMAC3-Cu两种蛋白芯片,经SELDI-TOF-MS技术对样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在2000-50000Da范围内,CM10和I-MAC3-Cu芯片在各实验组捕获的有效蛋白峰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10能得到更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的有意义的蛋白峰值,能更好的应用于血清蛋白组学的实验研究。
- 徐明辉邓敬桓李山李梅李若林王茂水秦雪
-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蛋白质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