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8GG30002073)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高红伟邢德国宫明智刘中浩赵锡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生长因子Β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转化生长因子...
  • 2篇化生
  • 1篇术后
  • 1篇糖尿病性
  • 1篇糖尿病性骨质...
  • 1篇去势
  • 1篇卵巢
  • 1篇卵巢去势
  • 1篇麻醉
  • 1篇麻醉复苏
  • 1篇呼气末
  • 1篇呼气末二氧化...
  • 1篇激素

机构

  • 2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刘中浩
  • 2篇宫明智
  • 2篇邢德国
  • 2篇高红伟
  • 1篇王若义
  • 1篇王亮
  • 1篇齐燕
  • 1篇赵艳青
  • 1篇赵锡武
  • 1篇郑丽娟
  • 1篇杨玉新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糖尿病和卵巢去势对大鼠NO、TGF-β_1及骨密度的影响及相互作用
2011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卵巢去势对一氧化氮(NO)、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密度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模型组(B组,链脲佐菌素诱导制备),单纯去势模型组(C组,切除双侧卵巢),糖尿病并发去势模型组(D组,制成糖尿病模型后切除双侧卵巢),于造模后4,8,12,16 w,进行骨密度检测,并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中TGF-β1水平。结果糖尿病及卵巢去势均可使血清NO水平逐渐降低(P<0.05),两者同时存在时,即糖尿病并发卵巢去势模型,血清NO水平降低更为明显。糖尿病可使血清TGF-β1水平升高(P<0.05),卵巢去势可使血清TGF-β1水平降低(P<0.05),但两者同时存在时血清TGF-β1变化不明显(P>0.05)。糖尿病及卵巢去势可使大鼠股骨骨密度降低(P<0.05),两因素同时存在时,股骨骨密度降低更明显。但在上述指标变化中,统计分析两者无明显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我们推测两因素间存在有叠加作用。结论糖尿病与卵巢去势同时存在,骨密度降低幅度更大,可出现更严重的骨质疏松。
高红伟刘中浩邢德国王亮宫明智
关键词:糖尿病卵巢去势骨密度一氧化氮转化生长因子Β1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模型雌激素、一氧化氮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被引量:11
2011年
背景:糖尿病和卵巢去势是骨质疏松发生的两大主要原因,均会出现一氧化氮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目的:探讨雌激素、一氧化氮、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于造模后4,8,12,16周,进行骨密度检测,并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雌激素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结果与结论:随着链脲佐菌素诱导时间的延长,糖尿病大鼠股骨骨密度逐渐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逐渐降低(P<0.05或P<0.01);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逐渐升高(P<0.01);血清雌激素水平轻度降低,与同时间点正常大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1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的胞浆中,其阳性表达随链脲佐菌素诱导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P<0.01)。说明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和骨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变化导致了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使骨密度降低,参与了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刘中浩高红伟邢德国赵锡武王若义宫明智
关键词: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雌激素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手术后患者麻醉复苏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carbon dioxide tension and arterial pressure,PetCO_2)监测在手术后患者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的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进行麻醉复苏期的PetCO_2监测,即观察患者PetCO_2波形曲线和数值,并进行常规的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体温;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监测。结果观察组发现患者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抑制和导管位移的时间远远要短于对照组,入PACU0.5~1h后拔管例数多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O_2监测在手术后患者麻醉复苏中的作用很明显,值得大力推广和临床应用。
赵艳青郑丽娟齐燕杨玉新
关键词:麻醉复苏术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