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433010)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赵刚李墨萍李爱根刘玉娟魏明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天体
  • 3篇天体物理
  • 3篇天体物理学
  • 2篇恒星
  • 2篇EMISSI...
  • 1篇信道
  • 1篇信道估计
  • 1篇星际
  • 1篇星际尘埃
  • 1篇星际消光
  • 1篇星系
  • 1篇行星
  • 1篇行星系
  • 1篇行星系统
  • 1篇银河系
  • 1篇元素丰度
  • 1篇运动学
  • 1篇收敛性
  • 1篇太阳
  • 1篇太阳系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国...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赵刚
  • 1篇刘晓为
  • 1篇张皓晶
  • 1篇郑永刚
  • 1篇李爱根
  • 1篇李墨萍
  • 1篇候德东
  • 1篇王彬
  • 1篇张华伟
  • 1篇徐晓景
  • 1篇施建荣
  • 1篇刘玉娟
  • 1篇张晓宇
  • 1篇魏明霞
  • 1篇沙毅
  • 1篇姚娜

传媒

  • 4篇天文学进展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Resear...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Theoretical simulations of emission spectra of Fe^7+ and Fe^+8
2006年
The energy levels, oscillator strengths, spontaneous radiative decay rates, and electron impact collision strengths are calculated for Fe VIII and Fe IX using the recently developed flexible atomic code (FAC). These atomic data are used to analyse the emission spectra of both laboratory and astrophysical plasmas. The nf-3d emission lines have been simulated for Fe VIII and Fe IX in a wavelength range of 6-14 nm. For Fe VIII, the predicted relative intensities of lines are in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For Fe IX, however, the intensity ratios are very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implying that the information of temperature in the experiment can be inferred. Detailed line analyses have also been carried out in a wavelength range of 60-80 nm for Fe VIII, where the solar ultraviolet measurements of emitted radiation spectrometer records a large number of spectra. More lines can be identified with the aid of present atomic data. A complete dataset is available electronically from http://www.astrnomy.csdb.cn/EIE/.
曾交龙王雁桂赵刚袁建民
恒星大气中Li的non-LTE效应研究进展
2008年
Li元素是性质非常活跃且易发生核反应的轻核元素。其精确的丰度可以检验宇宙大爆炸学说。Li元素在宇宙早期化学演化、元素核合成理论和恒星的结构与演化研究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局部热动平衡(LTE)的假设下不能准确得到Li丰度,特别在冷的矮星中非局部热动平衡(non-LTE)效应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原子参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non-LTE效应的研究也更趋成熟。确定元素丰度时考虑non-LTE影响已成为主要趋势。该文分析了影响Li元素non-LTE效应的各种机制,介绍了确定Li元素non-LTE效应的重要参数及Li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最后对Li在各类恒星中的non-LTE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
张晓宇施建荣赵刚
关键词:谱线形成
Injected spectrum for TeV γ-ray emission from the galactic center
2009年
The detection of very high energy γ-ray emission from the Galactic center has been reported by four independent groups. One of these γ-ray sources, the 10 TeV -γ-ray radiation reported by HESS, has been suggested as having a hadronic origin when relativistic protons are injected into and interact with the dense ambient gas. Assuming that such relativistic protons required by the hadronic model come from the tidal disruption of a star by the massive black hole of Sgr A*, we explore the spectrum of the relativis- tic protons. In the calculations, we investigate cases where different types of stars are tidally disrupted by the black hole of Sgr A*, and we consider that different diffusion mechanisms are used for the propagation of protons. The initial energy distribution of the injected spectrum of protons is assumed to follow a power-law with an exponential cut-off, and we derive the different indices of the injected spectra for the tidal disrup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stars. For the best fit to the spectrum of photons detected by HESS, the spectral index of the injected relativistic protons is about 2.05 when a red giant is tidally disrupted by the black hole of Sgr A* and the diffusion mechanism is the Effective Confinement of Protons.
Yan-Ping WangYe LuLi Chen
星际尘埃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5
2006年
由于星际尘埃的广泛存在和其在恒星与行星系统的形成、星系以及整个宇宙演化中的重要作用,星际尘埃的研究成为当今天体物理领域的热点前沿课题。该文从尘埃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观测证据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星际消光(包括吸收和散射)、星际红外辐射、星际偏振等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星际元素减损,以及行星际尘埃和陨石中的前太阳尘埃等问题。从相应的观测证据中,可以得到关于星际尘埃的丰度、化学组成、尺寸和形状的信息。该文还对当前比较流行的三种尘埃模型(硅酸盐-石墨-PAHs模型、硅酸盐核-碳有机耐熔质壳层模型和多孔尘埃模型)进行了讨论与比较,对该研究领域中待解决的问题也作了简要的概括。
李墨萍赵刚李爱根
关键词:天体物理学星际尘埃星际消光
平坦MIMO信道中最小均方误差估计的一种改进方法
2008年
以平坦衰落条件下MIMO信道数学模型为基础,研究了最小均方误差估计算法,给出了详细的推导过程.由于最小均方误差估计算法比较复杂,导致其收敛速度比较慢,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降低其复杂度,从数学的角度对算法进行了简化,减少了一次矩阵求逆运算.仿真中建立了一个MIMO系统,给出了估计性能曲线和收敛曲线.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来看,改进后的算法与之前的算法的估计性能差异不大,但收敛速度却明显提高了,达到了简化的目的.
沙毅王彬姚娜徐晓景
关键词:信道估计最小均方误差矩阵求逆收敛性
银河系厚盘恒星元素丰度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观测表明,银河系存在厚盘结构,但其形成机制至今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很多工作发现,厚盘恒星的α元素丰度随金属丰度的变化趋势与薄盘不同, 这种不同还表现在Al、Mn、Zn、中子俘获元素等其他元素上。结合年龄、运动学参数研究, 恒星元素丰度可以对银河系厚盘形成机制提供观测依据。
魏明霞张华伟刘晓为
关键词:天体物理学元素丰度银河系运动学
太阳系外恒星行星系统的探测与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随着对外太空探索脚步的加快,人类开始对与太阳系具有相似结构的恒星行星系统越来越感兴趣,因为它们有可能也拥有智慧生命。简单介绍了目前地外恒星行星系统的探测情况,分析了现在比较常用的几种探测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重点讨论了利用视向速度法得到的结果及其意义。近年来,各种探索地外行星的小卫星的升空以及探测技术的进步使得大批高质量数据获得成为可能。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地外恒星行星系统的探索将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阶段。
刘玉娟赵刚
关键词:天体物理学太阳系外行星类地行星
金属丰度和对流超射对恒星演化影响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文章采用了pd90程序模拟了5 M⊙的恒星,在主序和主序后的演化情况。并且根据其程序给出的计算结果,绘出了5 M⊙恒星的赫罗图。选择金属丰度和对流超射的不问参数,形成六条赫罗图线。在赫罗图中,对5 M⊙的恒星其金属丰度和对流超射对恒星演化的影响进行讨论。从赫罗图中的lgL/L⊙和lgTeff,与演化时间序列图,可以直观的得出金属丰度和对流超射变化对恒星演化的影响。
张皓晶郑永刚候德东
关键词:赫罗图金属丰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