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sk308)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圣芬尹吉明周漩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建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心理测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听力学习中教师角色探析
- 2011年
- 听力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心理测量学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对他的某种心理特征作出数量化的解释。本文着重探索教师运用心理测量理论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递,到设计、引导、协调、评估学生听力自主学习的过程。
- 周漩
- 关键词:英语教学心理测量教师角色
- 悬念、互文与原型塑造——论《赎罪》中的写作技巧
- 2013年
- 《赎罪》是一部震撼人心的著作。其主题思想的达成离不开麦克尤恩对多项写作技巧的运用,其中最突出最完美结合的技巧是悬念、互文与原型塑造。更重要的是,这三者在作品中是互相包含、纵横交错的。
- 王圣芬
- 关键词:赎罪悬念互文
- 孤独的天路历程——从互文的视角分析《赎罪》中的布里奥妮
- 2011年
- 互文性是法国文学理论家克里斯蒂娃提出的文学理论,意指任何文本都是在参照前有文本的基础上并且对前有文本进行重组改造而产生的。文本之间互相参照并交涉,读者必须掌握这种互文关系才能全面理解最新的文本。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正是一部依赖互文性才能被理解的著作,其主人公布里奥妮穷其一生追求宽恕的天路历程正是在小说内部的文本之间进行互相参照达成的。
- 王圣芬
- 关键词:互文性赎罪
- 小说《赎罪》的文学题材溯源——从互文性角度解读被引量:2
- 2013年
- 互文性理论是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新概念。总体说来,理论家们一致认为在互文性理论下,任何文本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任何文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互文本。因此,读者对某一文本的解读就不再限于单一文本,而是可以借助其他文本或资料作为参考,利用自己的知识背景建立起一张互文之网来进行创造性的解读。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在其长篇代表作《赎罪》中大量运用了互文性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释了主人公从"犯罪"到"赎罪"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历程,蕴含了作者对人性、对伦理道德的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也极大丰富了这部现实主义批判小说的审美价值与思想蕴含。
- 尹吉明
- 关键词:《赎罪》互文性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