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预研基金(51410040305HK0214)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徐国跃罗艳谭淑娟邵春明余慧娟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 低红外发射率耐高温涂层的制备及机理
- 2011年
- 以漂浮态铝粉为填料,有机硅树脂作为粘合剂,制备了耐高温低红外发射率涂层。对填料的添加量、涂层的固化温度进行了优化研究,对填料及涂层进行了结构、形貌的表征,并测试了涂层的红外发射率与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填料添加量为30%、400℃固化2h,涂层红外发射率(3~5μm,8~14μm)最低可达0.10~0.12,且涂层可在600℃条件下长时间使用。此外,分析认为涂层发射率的降低是消除粘合剂吸收及致密的片层连续结构两者协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新的涂层结构模型对低发射率机理进行了阐述。
- 郭腾超徐国跃陈砚朋胡晨王雅君
- 关键词:耐高温
- 固化温度对低发射率涂层综合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以环氧改性有机硅为基料、铝粉为填料,制备了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研究固化温度对涂层综合性能(力学特性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固化温度为180℃,制得的涂层能在保持低红外发射率的同时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涂层中填料与树脂基体形成的界面结合良好,呈致密膜状,基本实现了红外隐身涂层低发射率与工程应用性能的兼容。
- 丁儒雅徐国跃张伟钢郭丽秦锐
- 关键词:涂层红外发射率力学特性耐腐蚀性能
- 铜粉的改性及其在聚氨酯基低红外发射率复合涂层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9年
- 使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作为偶联剂,对铜粉(Cu)进行了表面化学改性;研究了采用不同偶联剂浓度改性Cu粉时对50%Cu/聚氨酯(PU)复合涂层力学性能、红外发射率、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硅烷偶联剂接枝于Cu粉表面。与未改性样品比较,适当硅烷偶联剂浓度改性的50%Cu/PU涂层在8~14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仍然保持很低(0.1);涂层力学性能有较大的提高,附着力从2级增加到1级,铅笔硬度由4 H增加到6 H,两者均达到最高级;在保持涂层红外发射率不变的前提下,涂层耐碱、酸、盐时间分别从1、50、10 h改善到90、60、50 h;分析认为Cu粉的改性改善了其与聚氨酯界面的相容性及涂层致密性。
- 余慧娟徐国跃罗艳邵春明谭淑娟
- 关键词:铜粉偶联剂发射率耐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