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B030303011)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曹建劲蒋晓东李易安叶进龙罗锡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 顺德、肇庆地区红砂岩文物的风化机理及其保护措施被引量:6
- 2011年
- 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绝大部分为石质文物,而在石质文物中红砂岩文物又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大量的石质文物风化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本课题主要对广东顺德、肇庆地区的红砂岩文物进行实地考察和取样,在实验室内采用偏光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离子色谱方法对其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顺德肇庆地区的红砂岩文物风化严重,在风化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既有物理作用,也有各种化学反应的存在,生物对文物的风化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研究了这些地区的红砂岩文物的风化情况之后,根据风化的机理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 罗锡宜曹建劲
- 关键词:红砂岩文物风化机理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红砂岩文物风化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用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红砂岩文物的风化机理,分别对六组红砂岩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能较好的分析红砂岩风化前后的物质组分,达到探究组分变化的目的,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研究手段,且比其他研究技术更具测量样品用量少、速度快、无破坏、无污染的特点,这些优点表明近红外技术也能用于其他石质文物的研究,尤其对那些取样难、珍惜贵重、不能破坏的石质文物其作用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随着时代的进步近红外技术作为石质文物的研究手段将会越来越凸显其意义。
- 蒋晓东曹建劲李易安殷金龙叶进龙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风化
- 广州红砂岩文物保护新方法被引量:3
- 2014年
- 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不少珍稀石质文物因缺少保护而遭受严重风化。为保护风化石质文物,文章将纳米材料和传统石质文物保护剂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保护方法:用纳米二氧化钛银与NS-系列文物水性保护剂按一定比例调和,涂抹于红砂岩文物表面;一段时间后在其表面喷洒NS-系列文物水性保护剂。为检验新方法之功效,分别用该方法和NS-系列文物水性保护剂处理采自于广州的红砂岩文物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有机酸种类和质量分数,发现前者较后者的有机酸质量分数明显减少。又经实验检测,发现该方法处理后的样品能经受水流冲刷,能耐酸碱腐蚀。这表明新方法既能防水、耐酸碱,又能降解有机酸;可以有效延缓石质文物风化,较传统石质文物保护剂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
- 蒋晓东曹建劲
- 关键词:有机酸
- 红砂岩风化机理的有机酸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随着工业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红砂岩文物由于缺乏保护已经严重风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观和研究价值。为探明有机酸在风化过程的作用,揭露红砂岩的风化机理,在广东省各地对风化红砂岩进行实地考察,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风化物中有机酸,结果表明在有机酸H+离子的攻击下,金属离子从矿物中释放出来,与酸中的-COOH基反应生成难溶性酸盐,这种有机络合物在矿物表面的化学吸附导致矿物中的电子群向边缘迁移,使之更易于发生水解,加速了岩体风化,而且岩体受污染程度与风化物中有机酸的含量、种类相关。本研究探明了有机酸在风化过程中的作用,为未风化的红砂岩文物提供一种重要的预防风化依据,为已风化的红砂岩文物修复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为石质文物的保护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护策略。
- 蒋晓东曹建劲叶进龙李易安
- 关键词:红砂岩风化有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