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E72B04)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梁晓怿王春晓鲍英杨俊和凌立成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活性炭
  • 2篇球形活性炭
  • 2篇丙酮
  • 1篇低浓度
  • 1篇乙烯
  • 1篇乙烯树脂
  • 1篇有机物
  • 1篇有机物吸附
  • 1篇树脂
  • 1篇水模
  • 1篇水模型
  • 1篇碳管
  • 1篇泡沫炭
  • 1篇微量有机物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碳
  • 1篇纳米碳管
  • 1篇聚苯
  • 1篇聚苯乙烯
  • 1篇聚苯乙烯树脂

机构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中国航天

作者

  • 3篇梁晓怿
  • 1篇詹亮
  • 1篇杨光智
  • 1篇赵成坚
  • 1篇董文平
  • 1篇王艳莉
  • 1篇魏巍
  • 1篇凌立成
  • 1篇余青霓
  • 1篇杨俊和
  • 1篇杨松林
  • 1篇余盼
  • 1篇冯秀文
  • 1篇崔广志
  • 1篇鲍英
  • 1篇王春晓
  • 1篇李建东

传媒

  • 2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现代化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球形活性炭对空间站舱室冷凝水模型中微量有机物吸附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沥青基球形活性炭对舱室冷凝水内的苯甲醇、己内酰胺、丙酮、乙酸、N,N-二甲基甲酰胺、异丙醇、乙醇、1,2-丙二醇、乙二醇、甲醇、甲醛、甲酸12种有机物的吸附。方法通过单组分的吸附等温线;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己内酰胺、苯甲醇5种组分的竞争吸附;以及12种有机物混合溶液的穿透实验进行吸附研究。结果单组分吸附等温线中,苯甲醇吸附量最大,甲醇吸附量最小;竞争吸附实验中,苯甲醇竞争吸附能力最强,丙酮最弱;穿透实验中,达到穿透点时的流出液体积与单组分吸附等温线的吸附量大小基本相一致,吸附量越大,则达到穿透点时流出液体积越大。结论有机物极性越小,在水中溶解度越小,则吸附量越大;亲水基团越少、疏水基团越多,则吸附量越大。平衡吸附量越大、竞争吸附能力越强,达到穿透点时流出液体积越大。
王靖诗梁晓怿崔广志李建东赵成坚杨松林
关键词:活性炭微量有机物
球形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低浓度丙酮的吸附被引量:1
2016年
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原料,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凝胶型聚苯乙烯树脂球,经磺化、炭化、水蒸气活化,得到聚苯乙烯基球形活性炭(PACSs)。通过氮气吸附、二氧化碳吸附对球形活性炭的孔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固定床吸附探究其对低浓度丙酮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球形活性炭的孔结构可以通过控制活化时间来调控,其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均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比表面积在789~2 022 m^2/g内可调,而微孔孔容所占比例(V_(micro)/V_t)和比表面积所占比例(S_(micro)/S_(BET))则随活化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活化时间为1 h时,球形活性炭对丙酮具有最大吸附量。同时,孔径在0.4~0.5 nm的超微孔孔容是低浓度丙酮气体饱和吸附量的决定因素。
杨全俊梁晓怿冯秀文余盼
关键词:球形活性炭聚苯乙烯树脂孔结构
分子模拟研究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对丙酮吸附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从分子层面解释不同含量和种类的表面官能团对丙酮在活性炭中吸附的影响,从而了解不同浓度丙酮吸附应选择活性炭的种类。方法利用蒙特卡洛法模拟氧含量为3 wt%,5 wt%,10 wt%,20wt%,加入官能团分别为羟基、羧基、羰基的活性炭,在303 K下对丙酮的吸附。结果在1.0 nm孔中,当丙酮浓度为10 ppmv时,除加入羧基使氧含量为20 wt%外,加入各种含量和种类的官能团对丙酮的吸附都是有利的。当丙酮浓度为1000 ppmv时,除加入羰基使氧含量为10 wt%外,加入官能团对丙酮的吸附都是不利的。结论当丙酮浓度低于10 ppmv时,选用1.0 nm氧含量为5 wt%官能团为羟基的活性炭吸附效果最好。对于浓度大于1000 ppmv的丙酮,选用孔径为1.5 nm氧含量为10 wt%官能团为羧基的活性炭吸附效果最好。
池君杰梁晓怿余青霓魏巍董文平
关键词:丙酮活性炭官能团分子模拟
纳米碳管对泡沫炭的超临界发泡行为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被引量:7
2011年
采用超声波磁力搅拌的方法,实现了纳米碳管(CNTs)在中间相沥青(MP)中的均匀分散,并考察了CNTs对泡沫炭的超临界发泡行为及其压缩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临界发泡过程中,处于过饱和状态的甲苯将优先在CNTs/MP固液界面处成核,进而不断扩散、聚集、膨胀和发泡,导致泡沫炭孔结构的均一性得以提高;当在中间相沥青中均匀分散3.5wt%的CNTs后,所制泡沫炭的压缩强度由3.2MPa提高到4.7MPa,升高了46.9%;CNTs良好的导热性能降低了基体碳在石墨化过程中的热应力差异,使得微裂纹的数量减少,并且其一维纳米结构使得石墨化泡沫炭的孔壁和韧带结构得以增强.
鲍英王春晓詹亮王艳莉杨光智杨俊和凌立成
关键词:泡沫炭纳米碳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