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2007YB02)

作品数:9 被引量:172H指数:7
相关作者:王力卫三平王全九张青峰王艳萍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植被
  • 3篇土壤
  • 2篇地下水
  • 2篇榆神府矿区
  • 2篇神府矿区
  • 2篇生态赤字
  • 2篇生态足迹
  • 2篇水分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可持续发展
  • 1篇燕沟流域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被类型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生态盈余
  • 1篇生态足迹模型
  • 1篇失水
  • 1篇树干
  • 1篇水蚀

机构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9篇王力
  • 5篇卫三平
  • 4篇王全九
  • 3篇张青峰
  • 2篇王艳萍
  • 2篇王艳
  • 1篇李世清
  • 1篇何峰
  • 1篇王建国
  • 1篇石占飞

传媒

  • 3篇煤炭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Gash模型在黄土区人工刺槐林冠降雨截留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0
2012年
为了验证Gash林冠截留解析模型在黄土高原人工林中的适用性,基于2009年黄土丘陵沟壑区吕梁市王家沟小流域刺槐林样地降雨观测数据,采用Gash模型对林冠截留进行了模拟。所选刺槐林分为人工纯林,林龄约30a,阴坡,坡度24°,密度为990株/hm2,平均树高10.8 m,平均胸径12.4 cm,郁闭度0.76。根据回归方法确定了Gash模型中的主要参数,包括饱和林冠的平均蒸发速率(E珔)、林冠枝叶部分的持水能力(S)、自由穿透降雨系数(p)、树干持水能力(St)和树干茎流系数(Pt)。结果显示,2009年5月至10月人工刺槐林样地实测降雨量为366.9 mm,穿透降雨量为317.5 mm,树干茎流为10.2 mm,林冠截留量为39.2 mm。模型模拟的林冠截留量为42.4 mm,高于实测值3.2 mm,相对误差为8.2%。敏感性分析表明,S、E珔、St和pt每增加10%,林冠截留量分别增加4.7%,3.1%,1.7%和0.5%;p增加10%,林冠截留量则减少2.6%。说明树干持水能力(St)和树干茎流系数(pt)两个参数对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冠截留量的预测值影响程度较小。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显示Gash模型适用于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冠的截留计算。
王艳萍王力卫三平
关键词:刺槐林林冠截留
陕北神木矿区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特征及意义被引量:16
2011年
土壤由母质风化而成,土壤的颗粒组成继承了母质的许多特征,分形特征便是其中之一。土壤颗粒分形特征不仅影响土壤的水力状况和肥力特征,而且与土壤侵蚀和退化状况直接相关。利用MS 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神木矿区凉水井煤矿、四道沟煤矿和红碱淖原生态保护区3个样区60个土样的粒径分布状况,运用土壤体积分形模型计算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D),并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D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样区内D值在1.95~2.68之间,平均D值为2.42。3个样区平均D值关系为:四道沟煤矿(2.47)>原生态区(2.43)>凉水井煤矿(2.33)。D值与黏粒和粉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砂粒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D值与土壤pH、全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此外,地表主要植被类型对D值的影响表现为:长芒草地>柠条地>沙打旺地>茵陈蒿地>乔木林地。
石占飞王力王建国
关键词: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土壤侵蚀植被类型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农林草地土壤水库充失水过程模拟被引量:7
2011年
基于野外实测资料,用土壤-植被-大气传输模型(SVAT-model)——CoupModel对陕北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农地、刺槐林地、荒草地2006年6月—2007年5月间土壤水库充失水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农地、刺槐林地和荒草地0~600cm土层平均蓄水量随土壤基质吸力增大而减小,土壤水库库容曲线均呈幂函数关系;试验期间,农地、刺槐林地和荒草地的总充水量分别为437,361和429mm,分别占同期降水量463mm的94.3%,77.9%和92.6%;农地土壤水库的充满程度达72.8%~79.3%,荒草地为41.4%~47.5%,刺槐林地仅为37.1%~41.2%;农地、刺槐林地和荒草地的总失水量分别为421,393和468mm;研究期属于干旱年份,农地土壤水库的失水量比充水量少15mm,土壤水库中的水分略有剩余;刺槐林地和荒草地土壤水库的失水量分别比充水量多32mm和39mm,说明刺槐林和荒草会过多地消耗土壤水库中的水分,水分平衡出现负补偿现象。研究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库充失水特征,可为黄土丘陵区农田管理、退耕还林等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王力卫三平王全九
关键词:土壤水库土壤水分黄土丘陵区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煤田开发区小流域植被恢复模式被引量:9
2009年
该文以陕北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调查煤田开发对流域居民收入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流域内主要植被的生长和土壤水分状况,探讨陕北特大型煤田开发基地的生态恢复模式,为煤田可持续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调查表明,煤田开发明显改变了流域内农民的收入结构和数量,工农收入比由1.4∶1(1993年)变为26.5∶1(2007年),人均收入由830.0元增加为9 340.0元,增加了约10倍;收入的增加提高了流域农民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认知度,高达95%的群众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持肯定态度;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方式有了明显变化,表现为种植业用地显著下降,由原来的31.3%下降为21.5%,而畜牧业用地(包括荒草地)从39.6%增加为52.4%,原因是煤田开发让大部分劳动力投入到煤矿生产中,部分耕地特别是坡耕地荒废,成为荒草地。流域内小叶杨人工乔木林85%以上林木生长老化、衰败,树高平均仅4~6 m,形成典型的低效、低产林,林地土壤水分亏损严重,0~50 cm土层含水量仅有3.85%;流域10年生人工柠条灌木林郁闭度只有0.2,并且深层土壤水分被过渡利用,200~600 cm层次平均含水量仅有4.1%;10年生人工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消耗也较显著,但程度明显低于人工柠条林地,且紫花苜蓿的存在促进了天然草本群落的演替。研究认为,在煤炭资源枯竭之前,进行有效的草本植被恢复,建立以草本植物为主体、草灌结合、具有高效生态效益和一定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流域次生地带性植被自然生长的人工植物群落是流域有效的植被恢复模式。因此,保证流域形成具有一定郁闭度的优质放牧草原群落,在煤炭资源枯竭之后,流域经济可以顺利地由资源消耗型经济转为以放牧业为支柱产业的循环经济,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王力张青峰卫三平王全九
关键词: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恢复小叶杨紫花苜蓿土壤水分可持续发展
陇南市武都区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其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正确核算可以有效地规范和引导人类正确的土地利用行为,进而促进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为例,应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和生态服务价值核算模型,结合武都区1996年、200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库以及其他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结果表明:该区1996~2006年10a间土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加了6.7×103万元,林地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最高,达73%;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和GDP增长率之间差异明显,表明该区目前GDP的增长模式对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陇南市武都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建议.
王艳萍何峰王力张青峰
关键词:土地利用耕地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述评被引量:17
2011年
生态足迹模型自1992年被提出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生态足迹模型研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简单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优缺点,回顾国外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国内生态足迹的研究概况,展望生态足迹今后的研究方向。
王艳王力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
榆神府煤田开采对地下水和植被的影响被引量:79
2008年
在简要说明榆神府矿区生态脆弱性和煤田开发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基础上,概述了矿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地下水的基本特征、采煤对地下水和植被的影响、以及矿区地下水与植被的相互关系;说明地下水资源是支撑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采煤对地下水的破坏会严重影响矿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指出了目前矿区地下水与植被互动关系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该领域应着重研究的方向.
王力卫三平王全九
关键词:榆神府矿区地下水植被
榆神府矿区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的稳定性同位素特征被引量:13
2010年
针对榆神府矿区植物水分来源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影响矿区植被建设中最关键的制约性因素水分为中心,利用稳定性同位素分馏原理,分析了矿区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不同载体中水分的稳定性同位素特征,揭示了矿区典型植物的水分来源,为矿区植被的自然恢复和永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水分来源依据。研究认为,榆神府矿区夏季降水δD(氘)、δ18Ο(重氧)与降水量成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该区降水氢、氧稳定性同位素具有较强的雨量效应特征。与全球大气降水线方程相比,矿区降水线方程(δD=7.0δ18Ο-0.72)斜率和截距都偏小,说明全球大气降水线方程不能很好地反映矿区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特征。矿区典型植物木质部水分δD值(-72.49‰~-78.72‰)与土壤中水分(-68.15‰~-78.00‰)、地下水δD(-64.18‰~-67.14‰)相接近,与降水(10.78‰~-94.30‰)、水库水(-48.945‰)和湖水δD(-2.65‰)相差很大,说明该区植物水分的主要来源是土壤水和地下水,而基本没有直接利用湖水、水库水以及夏季降水。低δD值、雨量大时的降水是榆神府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充来源,降雨量小时δD值高,但微小的补充不足以影响地下水的δD值。
王力卫三平张青峰王全九李世清
关键词:榆神府矿区地下水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估--以神木县为例被引量:4
2011年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陕西神木县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分别以神木县总能源消费量(包括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和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和以非工业能源消费量计算了其生态足迹,前者生态赤字达17.058 ha/cap,后者生态盈余为0.209 ha/cap,说明神木县生态赤字主要来源于工业能源消费,即是通过高能耗产品将其他地区的生态足迹转移到了神木县。最后根据生态足迹分析结果,提出了关于神木县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王艳王力
关键词:生态足迹能源消费生态赤字生态盈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