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611811)

作品数:13 被引量:348H指数:9
相关作者:张建新孟繁聪戚学祥于胜尧于春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台湾成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北缘
  • 5篇柴北缘
  • 4篇锆石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定年
  • 2篇年代学
  • 2篇榴辉岩
  • 2篇辉岩
  • 2篇基性
  • 2篇高压-超高压...
  • 2篇高压变质
  • 2篇高压变质带
  • 2篇U-PB定年
  • 2篇变质
  • 2篇变质带
  • 2篇藏南
  • 2篇柴达木北缘
  • 2篇超高压变质
  • 2篇超高压变质带

机构

  • 1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北京市地质矿...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台湾成功大学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应急...

作者

  • 9篇孟繁聪
  • 9篇张建新
  • 4篇戚学祥
  • 4篇于胜尧
  • 2篇李天福
  • 2篇于春林
  • 2篇李金平
  • 2篇杨经绥
  • 1篇白文吉
  • 1篇董国安
  • 1篇李海兵
  • 1篇许志琴
  • 1篇孟祥金
  • 1篇陈松永
  • 1篇陈文
  • 1篇孙刚

传媒

  • 3篇岩石学报
  • 3篇地质通报
  • 2篇科学通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3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达木北缘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的变质变形演化被引量:9
2008年
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位于柴北缘HP/UHP变质带的西段。微构造分析和岩相学观察显示,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经历了3期与俯冲和折返作用有关的变质变形阶段:①前榴辉岩相阶段,变质变形组构主要以包裹体的形式保存在具有生长环带的石榴子石核部,矿物组合为Ep+Pl+Amp,并局部显示出S形或反S形分布的特征,反映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变形组构以不对称的旋转应变为特征。②榴辉岩相变质变形阶段,以绿辉石、多硅白云母等矿物围绕石榴子石定向分布为特征,构成榴辉岩相条件下的面理和拉伸线理。缺乏明显的不对称组构,显示榴辉岩相的变形作用以共轴变形为特征。③后榴辉岩相变质变形阶段,以角闪石、斜长石等矿物的定向分布为特征,其变形组构主要存在于围绕榴辉岩透镜体分布的退变榴辉岩(角闪石化榴辉岩)和围岩中,与区域上占主导地位的片麻岩中角闪岩相的变形构造一致,与榴辉岩的折返作用有关。榴辉岩及相关岩石的变质变形演化代表了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单元从俯冲到折返的构造热历史。
张建新于胜尧孟繁聪
关键词:柴达木北缘
阿尔金断裂带最大累积走滑位移量——900km?被引量:38
2007年
通过变形构造几何学、岩石学和区域构造对比研究,认为阿尔金断裂西北侧的阿尔金山北缘、南缘近EW走向的蓝片岩-榴辉岩高压变质带、榴辉岩超高压变质带分别与阿尔金断裂东南侧的北祁连山、柴北缘NW—SE/NWW—SEE走向的蓝片岩-榴辉岩高压变质带、榴辉岩超高压变质带相对应,并且,高压变质带与超高压变质带的宽度和走向在断裂两侧存在较大的变化。这种在断裂带中宽度变窄、角度趋于与断裂带走向一致的变化是韧性或韧脆性走滑过程中产生的拖曳构造。因此,阿尔金断裂带走滑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韧性变形,它的最大累积走滑位移量应由韧性和脆性走滑位移量组成,至少大于500km,小于1000km。另外,拖曳构造的几何特征,以及西昆仑库地北蛇绿岩、阿尔金南缘蛇绿岩和柴北缘蛇绿岩在年龄、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均具有相似之处,暗示在早古生代时期西昆仑和阿尔金南缘、柴北缘很可能处于相同的构造背景之中,后被阿尔金断裂所切割。因此,综合得出了阿尔金断裂带最大累积左旋走滑位移量为900~1000km。
李海兵许志琴杨经绥戚学祥P.Tapponnier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前陆断褶带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锑金多金属成矿作用被引量:64
2008年
特提斯喜马拉雅前陆断褶带由近东西向展布的藏南拆离系主拆离带和洛扎、绒布—哲古两条断裂带及一系列倒转复式褶皱组成,是始喜马拉雅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发生大规模陆-陆碰撞,导致特提斯喜马拉雅前陆盆地发生大规模缩短、沉积盖层以藏南拆离系为底界自北向南大规模逆冲推覆、褶皱,以及新喜马拉雅期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自北向南挤出导致藏南拆离系主拆离带和洛扎、哲古两条次级构造带上盘地层自南向北伸展的产物。特提斯喜马拉雅前陆断褶带内的锑金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自北向南依次构成沙拉岗—查拉普锑金成矿带、错美—隆子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和拉康—错那银铅锌成矿带,其间分别以绒布—哲古和洛扎两个次级断裂带为界。矿体主要受褶皱翼部近东西向层间破碎带和近南北向构造带控制,成矿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时代为新喜马拉雅期。成矿作用与新生代构造演化和新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在新喜马拉雅期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向南挤出过程中,特提斯喜马拉雅前陆断褶带沿着始喜马拉雅期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带发生自南向北伸展,诱发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沿构造带侵位,并促使沿构造带下渗地下水循环对流。当这些循环的地下水与沿构造带上升的岩浆期后含矿热液混合时,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成矿物质沉淀形成沿褶皱翼部近东西向层间破碎带和近南北向构造带分布的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锑金多金属矿床。
戚学祥李天福孟祥金于春林
关键词:特提斯喜马拉雅藏南拆离系
柴北缘绿梁山早古生代花岗岩浆作用与高温变质作用的同时性被引量:29
2008年
采用 SHRIMP 方法获得绿梁山花岗岩的锆石 U-Pb 年龄为430±8Ma(12个测点平均),所有测点的 Tb/U 比值均大于0.1,该年龄代表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同时获得部分具有核-幔结构的继承锆石,其核部年龄为475~460Ma,Th/U 比值为0.01~0.02,为典型的变质锆石,与围岩片麻岩中的锆石类似,反映了花岗岩与片麻岩之间的成因联系。绿梁山花岗岩属于钙碱性系列,SiO_2含量为65.63%~74.78%,变化较大,属于过铝质岩石,推测其源岩以沉积岩为主。围岩片麻岩以变质沉积岩为主,可能为花岗岩的主要源岩。花岗岩的(^(87)Sr/^(86)Sr)_■为0.71075(t=430Ma),ε_(Nd(430Ma))为-5.5~-4.6,与围岩片麻岩的 Sr-Nd 同位素组成存在较大差别,可能反映了花岗岩形成于高温缺水的环境或者成岩时有地幔物质/年轻地壳物质的加入。花岗岩形成时代与片麻岩变质时代的一致性(430Ma),反映了它们为同一区域构造热事件的产物,是俯冲陆壳发生热松弛的记录。
孟繁聪张建新
关键词:花岗岩SHRIMP锆石地球化学柴北缘
柴北缘纯橄岩脉中巨晶锆石的成因被引量:2
2009年
在柴北缘蛇纹石化纯橄岩脉中发现一粒原位生长的巨晶锆石,呈紫红色,大小约2mm×(3~4)mm.根据BSE图像观察,在橄榄石与蛇纹石粒间有微粒锆石(30~50μm),局部已聚集成较大颗粒(100~300μm),由此推测巨晶锆石是从热液流体中结晶的.局部还可见到斜锆石(白色)在锆石(灰色)中呈孤岛状,表明前者形成早,后者形成晚.微粒斜锆石(50~100μm)是由斜锆石相(白色,3~5μm)和橄榄石相(黑色,<5μm)组成的多相集合体,这些现象表明锆石是由斜锆石与含硅流体反应形成的.因此,锆石的形成与蛇纹石化过程有成因联系.SHRIMP法锆石U-Pb定年得到两组谐和年龄,分别为(414±13)和(371±9)Ma.这可能反映锆石有两个主要生长期,对应有两期流体活动.
孟繁聪张建新
关键词:斜锆石蛇纹石化纯橄岩柴北缘
柴北缘绿梁山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变质演化历史:岩石学及锆石SHRIMP年代学证据被引量:41
2007年
高压基性麻粒岩出露在柴北缘HP/UHP变质带的绿梁山地区,它主要呈透镜体状分布在石榴蓝晶(夕线)黑云片麻岩中。岩石学和矿物学数据显示高压基性麻粒岩经历了多阶段变质历史,早期可能经历了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声〉15kbar),以石榴子石中保留的少量绿辉石为特征;高压麻粒岩组合(Grt-Cpx-PI-Qtz±Amp±Rt-Ilm)为退变质作用产物,其形成的变质条件为p=9.6~13.5kbar,T=730-870℃。晚期的变质反应以围绕石榴子石和后成合晶生成斜方辉石的为特征,形成的少T条件为6.2~8.5kbar和720-860℃。高压基性麻粒岩中的锆石SHRIMP测定共获得两组年龄,分别为(448±3)Ma和(421±5)Ma。结合锆石阴极发光和矿物包体研究,前者代表高压麻粒岩阶段的变质年龄,后者代表晚期与斜方辉石形成有关的中低压麻粒岩阶段的变质年龄。这些年龄结果显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持续了大约27Ma,这可能与早古生代祁连地块与柴达木地块碰撞作用所引起的地壳加厚和后来的热松驰有关。
张建新孟繁聪于胜尧戚学祥
关键词:柴北缘高压基性麻粒岩SHRIMPU-PB定年
北祁连榴辉岩相变沉积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8
2009年
在北祁连造山带中,出露典型的高压/低温变质岩石,前人对其中的低温榴辉岩已做过较多的研究,但对其中的变沉积岩研究涉及很少。本文展示了榴辉岩相变质沉积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方面的一些新的研究结果。变沉积岩含有榴辉岩相的矿物组合,峰期温压条件为t=450~520℃,p=1.9~2.3GPa,与相邻榴辉岩的温压条件一致。地球化学显示这些岩石的原岩为不成熟的沉积岩,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或大陆岛弧环境。变沉积岩中的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在1800Ma左右和540~600Ma之间,结合锆石Hf同位素特征,表明其原岩的碎屑来源既有周缘陆块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物质,又有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新生洋壳或增生物质。同时,这些数据也表明北祁连早古生代洋壳俯冲过程中发生了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剥蚀作用,即形成于上盘的沉积物(弧前盆地或增生楔)被构造作用运移到俯冲带中,并俯冲到60~70km深处,遭受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然后折返到地表。
李金平张建新于胜尧孙刚
关键词:北祁连LA-MC-ICPMSHF同位素
俄罗斯极地乌拉尔Сыум-Кеу超基性岩体中的硬玉岩被引量:6
2007年
俄罗斯极地乌拉尔Сыум-Кеу超基性岩体中的硬玉岩呈脉状在以叶蛇纹石为主的蛇纹岩中产出,硬玉岩由硬玉和绿辉石组成,根据硬玉岩的颜色、结构和构造可划分出三个世代,可能对应存在三期硬玉化过程。第一世代硬玉为主体,灰白色,粗粒结构,致密块状,硬玉分子(Jd)含量54%~88%;第二世代硬玉发育在灰白色硬玉中,呈浅绿色,细粒-隐晶结构,细脉状-囊状,硬玉分子(Jd)含量74%~86%;第三世代硬玉呈绿色-深绿色,半透明-透明,中-细粒结构,瘤状。第二、三世代硬玉达到珠宝首饰级,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根据硬玉岩的产状和晶体具有韵律生长环带及流体包裹体发育等特征,认为硬玉岩是在高压低温环境中由富含Na、Al、Si的流体直接结晶形成的。
孟繁聪МакеевА.Б.杨经绥白文吉
关键词:硬玉岩
北阿尔金HP/LT蓝片岩和榴辉岩的Ar-Ar年代学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82
2007年
在北阿尔金的红柳泉一带,新识别出蓝片岩和榴辉岩的出露。它们与泥质片岩、钙质片岩和石英片岩等一起构成HP/LT变质带,与相邻的蛇绿混杂岩呈断层接触。根据估算的温度和压力显示榴辉岩形成的峰期温压条件为T=430~540℃,P=2.0~2.3GPa。分别对榴辉岩和蓝片岩中的多硅白云母和钠云母进行39Ar-40Ar年代学测定,获得榴辉岩中多硅白云母的坪年龄为(512±3)Ma,等时线年龄为(513±5)Ma;蓝片岩中钠云母的坪年龄为(491±3)Ma,等时线年龄为(497±10)Ma。这些年龄资料显示北阿尔金HP/LT变质带形成时代可能早于北祁连HP/LT变质带,反映了北阿尔金—北祁连早古生代洋壳俯冲存在穿时性。
张建新孟繁聪于胜尧陈文陈松永
关键词:北阿尔金蓝片岩榴辉岩AR-AR年代学
藏南沙拉岗锑矿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及成矿物质来源被引量:21
2008年
藏南沙拉岗锑矿赋存于下白垩统甲不拉组碳质板岩、泥质粉砂岩、硅质岩及燕山期辉绿岩和喜山期辉长岩中,受近东西向层间破碎带和近南北向构造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较弱,围绕矿体呈对称性的面状、带状分布。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碳质板岩和硅质岩具有与上地壳和太古宙后页岩非常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喜山期辉长岩以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相对富集和Eu轻度亏损的平坦型稀土配分模式有别于以轻稀土轻度富集、Eu无异常的稀土配分模式为特征的藏南燕山期辉绿岩。锑矿石具有轻稀土强烈富集、分馏程度高、Eu中度亏损、Ce强烈亏损的配分模式,与洋中脊黑烟囱—白烟囱中热液流体和喷流沉积物的Eu强正异常、海水的Ce中等负异常和重稀土富集的稀土配分模式及沃西Sedex型W-Sb-Au矿的稀土配分模式明显不同,但与喜山期辉长岩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明显的互补关系。此外,锑矿石以其强Nb负异常及Ce和Ba正异常的微量元素特征,展示出与喜山期辉长岩的弱Nb负异常和强Rb正异常及碳质板岩—硅质岩的Nb、Ba负异常和轻度Ce、Rb、Th正异常的异同点,矿石3δ4S除个别样品为10.3‰和-41.6‰外,均分布在-2.6‰^-4.1‰区间,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的特点。前人测定的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值分别为δD=-151‰^-166‰,1δ8O=9.4‰~12.3‰,显示岩浆水和地下水的混合性质。因此沙拉岗锑矿是形成于中新世、与藏南拆离系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喜山期辉长岩岩浆,少量来源于围岩,成矿流体部分来源于岩浆期后热液,部分来源于地下水。
戚学祥李天福于春林
关键词:藏南成矿物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