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6054) 作品数:7 被引量:9 H指数:2 相关作者: 晋冠平 谢非 刘小东 李静 徐思远 更多>> 相关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二氧化铈/钙铝水滑石/活性炭的制备及环境应用 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超声辅助共沉淀法,制备了二氧化铈/钙铝水滑石/活性炭复合材料(CeO_2/CaAl-LDHs/AC)。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技术,对CeO_2/CaAl-LDHs/AC的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花样片层状的CeO_2/CaAl-LDHs材料均匀地分布在活性炭上。考察了CeO_2/CaAl-LDHs/AC对水溶液中铬(Ⅵ)、铅(Ⅱ)、氟和孔雀绿的吸附性能。此类污染物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在pH=7、45℃和吸附时间2h条件下,CeO_2/CaAl-LDHs/AC可成功用于铬(Ⅵ)、铅(Ⅱ)、氟和孔雀绿的吸附去除,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3.06mg/g、131.58mg/g、61.20mg/g和420.17mg/g。 谢非 李静 晋冠平关键词:水滑石 活性炭 二氧化铈 动力学 热力学 三聚氰胺基螯合树脂/碳纳米管修饰充蜡石墨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铅和镉 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超声法合成了三聚氰胺-甲醛-硫脲螯合树脂(MFT),基于碳纳米管优良的光电性能,制备了MFT/纳米碳管复合物修饰充蜡石墨电极(MFT/MWCNTs/WGE)。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化学技术表征了该修饰电极的特性。 该电极被成功地用于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Pb(Ⅱ)和Cd(Ⅱ)的同时测定,Pb(Ⅱ)和Cd(Ⅱ)的溶出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3×10^-8~9×10^-7 mol/L和5×10^-8~7×10^-7 mol/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增长关系,Pd(Ⅱ)和Cd(Ⅱ)的检测限分别为2×10^-9和3×10^-9 mol/L(3σ)。 徐思远 雷平 晋冠平关键词:超声合成 多壁碳纳米管 壳聚糖/纳米银/聚槲皮素分子印迹膜修饰电极制备盐酸克伦特罗电化学传感器 采用电化学法制备了基于壳聚糖、纳米银、聚槲皮素、充蜡石墨电极的克伦特罗(CLB)分子印迹传感器(MIP-CNSQ/WGE)。该传感器被成功地用于CLB的测定,最佳条件下,0.90 V处的氧化峰电流和CLB的浓度在1-10... 赵畅 李弋 晋冠平文献传递 纳米钯/β-环糊精复合物修饰镍钢电极制备2,6-二氯苯酚传感器 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纳米钯/β-环糊精复合物修饰镍钢电极(Pd/β-CD/TCh/Ni-Fe)制备了2,6-二氯苯酚(2,6-DCP)传感器。修饰电极的制备通过三个步骤:采用电化学方法将带正电的硫胆碱共价修饰到镍钢表面(TCh/Ni-Fe);将β-环糊精(β-CD)通过静电吸附自组装在TCh/Ni-Fe表面(β-CD/TCh/Ni-Fe);通过双电位阶跃法,将纳米钯沉积在β-CD/TCh/Ni-Fe表面。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晶体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电化学技术表征了该修饰电极的特性。结果显示:纳米钯呈麦穗状,均匀地沉积在电极表面,粒径为17.2±4nm。Pd/β-CD/TCh/Ni-Fe电极对2,6-DCP的氧化还原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在1×10-6~1×10-4 mol·L-1的浓度范围内,2,6-DCP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增长关系[i(A)=2.8×10-3+11.9 Cx(mol·L-1),R=0.996,检测限:1×10-9 mol·L-1(3σ)]。 陈振兴 何翡翡 晋冠平关键词:纳米钯 Β-环糊精 镍锌铝三金属层状氢氧化物-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电催化左氧氟沙星 2016年 利用电化学法制备了镍锌铝三金属层状氢氧化物-碳纤维复合材料(CFs-Ni/Zn/Al-LDHs)。采用FT-IR、XRD和SEM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红外光谱显示材料的层间阴离子为NO_3^-,XRD分析结果表明材料具有高晶化的类水滑石结构,通过SEM观察到该材料的花样插层结构。光电催化左氧氟沙星的结果表明:在光电催化4h后,左氧氟沙星的去除率达到98.92%,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产物在235nm处的紫外吸收峰与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在1×10^(-6)~5×10_(-5) mol/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10^(-7) mol/L(3σ)。 包星晨 刘小东关键词:电化学合成 左氧氟沙星 光电催化 镍、锌和铬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电化学制备及对水溶液中硫的光电催化氧化 2017年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碳纤维上接枝亚氨基二乙酸修饰的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合物。采用电化学法分别制备了镍、锌和铬的二元和三元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前驱体,经煅烧生成复合金属氧化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类镍、锌和铬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具有高度晶层状水滑石结构。分别比较了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和煅烧后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对水溶液中硫离子(S2-)的光电催化氧化,发现煅烧后的镍铬复合金属氧化物对水溶液中的S2-具有较好的光电催化效果。 刘小东 汤文帅 叶超关键词:电化学合成 复合金属氧化物 硫离子 光电催化 Removal of nickel(Ⅱ)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iminodiacetic acid functionalized polyglycidyl methacrylate grafted-carbon fibers 2015年 Iminodiacetic acid functionalized polyglycidyl methacrylate grafted-carbon fibers(PGMA-IDA/CFs) were prepared for Ni(II)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 The effects of solution p H value, temperature and adsorption time were investigate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Ni(II) on PGMA-IDA/CFs is 0.923 mmol·L-1· g-1at pH 5.2 and 50 °C. Kinetic data indicate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matches the pseudo-second-order model and Elovich kinetic model. Thermodynamic data suggest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is endothermic spontaneous reaction. 付亚 吴家安 周洪安 晋冠平纳米镍/镁铝水滑石/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染料污水的降解 被引量:2 2016年 在超声辅助的条件下,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镍/镁铝水滑石/活性炭复合材料(nano-Ni/Mg Al-LDHs/AC),并将其用于染料的催化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分为2个步骤,首先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共沉淀法在活性炭载体上制备镁铝水滑石(Mg Al-LDHs);再通过抗坏血酸的还原作用将纳米镍沉积到Mg Al-LDHs/AC表面。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方法表征了所制备样品。Mg Al-LDHs分布在活性炭表面,呈现花状平板结构,粒径大小为(80±30)nm,纳米镍修饰在Mg Al-LDHs/AC表面,平均粒径40 nm。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对甲基橙、孔雀绿和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均达到98%以上。 李昌勇 苏景裕 谢非关键词:镁铝水滑石 活性炭 纳米镍 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