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3Z232)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军努丽燕娜游敏张露露温兆银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电气工程
  • 4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电池
  • 8篇离子电池
  • 7篇锂离子
  • 7篇锂离子电池
  • 7篇离子
  • 6篇负极
  • 5篇复合材料
  • 5篇复合材
  • 4篇负极材料
  • 4篇
  • 3篇复合负极材料
  • 2篇电化学
  • 2篇多孔硅
  • 2篇碳复合材料
  • 2篇球磨
  • 2篇纳米
  • 2篇SI
  • 2篇
  • 1篇电化学特性
  • 1篇电极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三峡大学
  • 1篇三重大学

作者

  • 4篇努丽燕娜
  • 4篇温兆银
  • 4篇杨军
  • 3篇杨学林
  • 3篇王久林
  • 2篇刘宇
  • 2篇张露露
  • 2篇游敏
  • 1篇付建伟
  • 1篇郑颖
  • 1篇杨军
  • 1篇尹利超
  • 1篇王秀艳
  • 1篇陶亮
  • 1篇高鹏飞
  • 1篇林祖纕
  • 1篇伍英蕾
  • 1篇徐欣欣
  • 1篇王璞
  • 1篇汪清

传媒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电化学
  • 1篇稀有金属
  • 1篇第二十八届全...

年份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锂离子电池中高容量Si-Cu/C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高能球磨方法制备了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Si-Cu/C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Si和Cu5Si是共存的,活性硅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石墨和惰性的铜硅合金基体中。电化学测试在电流密度0.2 mA.cm-2,电压范围0-1.4 V条件下进行,其结果表明高分散Si-Cu/C复合材料首次可逆容量为524 mAh.g-1,远高于目前普遍使用的中间相碳微球;循环寿命也远优于同粒度的硅单体,经过3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531 mAh.g-1。其高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表明:高分散Si-Cu/C复合材料有望替代碳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王璞努丽燕娜杨军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球磨
核壳型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研究
以三聚膦腈(HCCP)和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单体,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了硅@聚(三聚膦腈-4,4’-二羟基二苯砜)无机-有机复合前驱体,进一步热解后得到核壳结构的硅碳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其电化学...
高鹏飞付建伟杨军王久林努丽燕娜
关键词:原位聚合核壳结构
文献传递
机械化学法原位合成硅/锡二元储锂母体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以高活性、低熔点金属锂为还原剂,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分别将一氧化硅和氧化亚锡还原为单质硅和锡。通过调节球磨参数并加入适量助磨剂有效抑制因金属锂熔化导致的物料结块现象,得到将纳米硅、锡颗粒均匀分散在含锂化合物基体中的二元储锂母体复合材料。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中硅、锡颗粒粒径明显小于商品化的纳米硅和纳米锡,不仅能最大限度降低硅、锡颗粒的体积效应,避免纳米粉体的分散工序,且能大大降低材料的制备成本。交流阻抗和充放电循环测试显示,金属锡作为另一种储锂母体既能为复合材料提供部分可逆容量,也能有效降低活性物质颗粒之间的电荷转移电阻,改善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复合材料经过30次循环后仍能释放出高达550mAh·g-1的可逆容量,容量保持率为84%。
杨学林张露露游敏温兆银汪清
关键词:负极锂离子电池
锂二次电池先进硫基复合正极材料及粘结剂
制备了新型的含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硫基复合正极材料,研究了粘结剂种类对硫基复合正极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复合材料并以环糊精为粘结剂制备的硫基复合正极性能优异。
尹利超杨军伍英蕾王久林努丽燕娜
关键词:锂二次电池多壁碳纳米管环糊精
文献传递
高安全性全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从小型电子装置所需的微电池到大的电动车动力源,锂离子电池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化学电源。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改善主要取决于嵌锂电极材料能量密度和制备技术的提高,另一方面,电解质也是该电池的关...
刘宇温兆银王秀艳今西诚之武田保雄山本治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全固态
文献传递
硅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特性
2009年
将氧化亚硅,铝和石墨经过2步球磨盐酸刻蚀处理,再包覆碳,可制得纳米孔-S i/G/C复合材料,其比容量高达600 mAh/g,电化学循环性能稳定,但首次放电效率较低.氧化亚硅和铝球磨后再经高温热处理,可以促使氧化亚硅完全还原.高温下A l2O3产物的晶型结构由γ相转为稳定难溶的α相,硅/A l2O3复合材料难以刻蚀制孔,而硅/A l2O3/G/C复合材料则显示较高的首次放电效率但循环稳定性较差.
徐欣欣杨军
关键词:多孔硅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新型Si-Ni-Ag三元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正>从小型电子装置所需的微电池到大的电动车动力源,锂离子电池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21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化学电源。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改善主要取决于嵌锂电极材料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提高。目前锂离子电池广泛采用的...
王秀艳温兆银刘宇
关键词:离子电池负极硅基材料
文献传递
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硅/石墨/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在两步高能球磨和酸蚀条件下制得了多孔硅/石墨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碳包覆制成多孔硅/石墨/碳复合材料。通过TEM,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多孔硅材料的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多孔硅/石墨/碳复合材料相比纳米硅/石墨/碳复合材料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改变复合体配比、热解碳前驱物、粘结剂种类和用量也会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使用质量分数为10%的LA132粘结剂的电极200次循环以后充电容量保持在649.9mAh·g-1,几乎没有衰减。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主活性体-多孔硅颗粒中的纳米孔隙很好地抑制了嵌锂过程中自身的体积膨胀,而且亚微米石墨颗粒和碳的复合也减轻了电极材料的体积效应并改善了其导电性。
郑颖杨军陶亮努丽燕娜王久林
关键词:多孔硅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高能球磨
基于银镜反应的硅/银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被引量:4
2007年
基于银镜反应,在动态下用稀氨水将银氨配离子还原为纳米银颗粒,并沉积在硅颗粒表面。与常用含银复合材料之银盐直接还原法和硝酸盐高温分解法相比,配位还原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快速、银颗粒分散度高和银盐转化率高等特点。得到的硅/银复合材料中粒径小于20 nm的银颗粒均匀分布在硅颗粒表面,无其他杂质相。与纯硅粉负极相比,硅/银复合材料(含银10wt%)能有效抑制硅负极在循环初始阶段的容量快速衰减,30次循环可逆容量大于500 mAh.g-1。交流阻抗测试显示,纳米银颗粒的存在能显著提高电子电导,进而改善硅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杨学林温兆银张露露游敏林祖纕
关键词:负极锂离子电池
机械化学法合成硅/锡二元储锂母体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正>以高活性、低熔点金属锂为还原剂,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分别将一氧化硅和氧化亚锡还原为单质硅和锡。通过调节球磨参数并加入适量助磨剂有效抑制因金属锂熔化导致的物料结块现象,得到将纳米硅、锡颗粒均匀分散在含锂化合物基体中的二元...
杨学林温兆银张露露游敏
关键词:复合材料负极锂离子电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