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061110023) 作品数:12 被引量:65 H指数:6 相关作者: 彭建刚 周再清 朱宝 吕志华 易昊 更多>> 相关机构: 湖南大学 中国银行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社会学 更多>>
农村金融协调发展: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被引量:6 2012年 我国农村金融协调发展是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及商业性金融机构相互依存、面向"三农"、注重支农效果的良性循环过程。系统论、金融共生论及劳动分工理论构成农村金融协调发展理论依据的"一体两翼"。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分工高效的经验及印度"绿色革命"中的金融扶持举措能为我国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周再清 彭建刚关键词:农村金融 协调发展 金融共生 金融分工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资本监管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结构方程模型改变了传统回归分析中无法将多个变量考虑在内同时计算的劣势,使得计算分析过程更真实可靠。文中将结构方程模型引入商业银行管理领域,分析了资本监管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路径,同时计算影响路径中的多个变量,据此分析变量间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监管通过约束存贷款扩张、提高资产质量,进而间接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可以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补充资本、提高资本效率、转变盈利模式来提高盈利能力。 易传和 吴思远 刘波关键词:商业银行 资本监管 资产质量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和金融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6~2010年5年实际平均数据,从金融地理学角度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模糊曲线法考察环境因子、文化因子、设施因子、科技因子、经济因子等金融地理因素对各省(区)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各影响因子中科技因子影响程度最大,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开放、劳动因子影响次之,聚集因子影响程度较小。因此,缩小农村金融省际差异,必须统筹各金融地理因素,尤其应注重农村科技、经济和文化对金融的提升作用。 周再清 吴娇 陶冶关键词:农村金融 金融地理学 金融发展水平 省际差异 论我国金融业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研究的基本框架 被引量:10 2012年 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我国金融业有必要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我国金融业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体系应由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机制、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相结合的金融机构监管机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预警机制三个方面构成,还应包括推行金融业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相关政策。 彭建刚 吕志华关键词:宏观审慎管理 金融业 系统性风险 美国金融防火墙制度的演化与反思 被引量:3 2016年 梳理和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的金融防火墙制度建设所经历的严格管制到比较宽松再到加强监管的三个阶段,总结各阶段美国金融防火墙制度的内容、特点与作用。美国金融防火墙制度的优点在于它能随金融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金融业效率与竞争力,控制金融业的风险;美国金融防火墙制度建设的不足之处在于其是政府与金融集团博弈与妥协的结果,且在金融集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下缺乏足够的前瞻性,无法有效监管金融创新中的风险。借鉴美国金融防火墙制度的经验与不足,对我国金融防火墙制度建设提出了八大建议。 邹克 关天宇 黄宇焓关键词:防火墙制度 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基于系统性风险防范的金融压力测试新理念 被引量:8 2012年 宏观审慎管理反映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赋予金融压力测试新的理念。宏观压力测试是实现宏观审慎管理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具。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应重点考虑金融业的顺周期效应、金融机构的资产相关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生性因素。 彭建刚 易昊 童磊关键词:宏观审慎管理 压力测试 系统性金融风险 逆周期调节 普惠金融体系下互联网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2017年 互联网金融作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风险性对全面推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ARMA-GARCH族-Co Va R模型测度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银行业以及整个资本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互联网金融自身风险价值较低,与银行业存在着正向、非对称的双向风险传递,且银行业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溢出效应要远远大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风险溢出值。就整个金融市场而言,互联网金融风险对于整个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并不高。未来监管部门应当给予互联网金融宽松的发展环境,出台适当性政策引导互联网金融向普惠方向发展,从机构监管拓展为功能监管。同时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行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及时有效地防范整个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 朱宝关键词: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 风险溢出效应 VA 论上市企业的社会责任与金融生态建设的关联性 被引量:6 2013年 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的需要,上市企业应承担不同层次的社会责任。金融生态建设所涉及的金融市场主体建设、信用环境建设、司法行政环境建设和金融生态评估对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完善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和加强上市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等相关建议。 彭建刚关键词:金融生态建设 社会责任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测度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次贷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凸显了研究一国系统性风险传染效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了从全局的视角对银行系统的潜在损失进行衡量,文章借鉴投入产出分析中列昂惕夫逆矩阵求解的思路对传统矩阵法进行改进,求解风险传染逆矩阵,构建银行风险传染测度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危机传染具有明显的乘数放大效应,核心资本和损失率的大小是银行能否承受风险的关键。为了确保银行能更好地抵御系统性风险,监管当局应实施宏、微观审慎监管并重,同时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 周再清 邓文 周云伯关键词:银行系统性风险 传染效应 中小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中美数据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中小银行比较优势需要内外部多方面因素配合,中美中小银行的实证检验表明:宏观环境、市场结构、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四个因素对中小银行经营绩效存在显著影响。其中,宏观环境是中小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适度的市场竞争是中小银行形成比较优势的外部压力,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是中小银行比较优势形成的内因,四个因素相互配合才能促进中小银行比较优势发挥。 何婧关键词:中小银行 比较优势 经营绩效 影响因素